《夫人她病得不轻》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二日,天色蒙蒙亮的时候,沈公府就收拾了起来。
拜别沈老夫人时,团团还在睡觉。沈昭自觉当上了人肉枕头,抱着她上了马车。
麟儿倒是醒着,规矩地坐着,正在阿彩跟前小声背书。
阿彩也听得认真,时不时提醒一句。
过了半个时辰,到了平日里团团起床的时间,她才转过头,轻哼哼了几声,背书声就停了下来。
阿彩示意沈昭把团团递给她抱,沈昭不明所以,“我抱着就是。”这么个小家伙,抱着也不重。
阿彩还来不及阻止,就见团团睁开了眼睛,看到了沈昭的脸。
沈昭头一回知道了什么叫烫手山芋,甚至过了半个时辰,他都没有想明白他怎么就能按不住一个四岁大的孩子,那孩子到底哪里来的力气,能够在他怀抱中挣扎着往外跑,他还没按住。
最后甚至他还抓不住团团的手。
难道他这女儿天生神力不成?
也不应该啊。
“好了,不生气了不生气了。”阿彩哄着,团团也不理她,就面对着角落坐着,还真的很像个小山芋,阿彩心里这样想着,还是耐心哄着,团团有点起床气,除了她旁人都不要,她是知道的,可沈昭这当爹的不知道,不过现在肯定是知道了。
阿彩没哄好孩子,给麟儿递了个眼色,麟儿很有长辈风范,坐在了团团身旁,“团团要不要和我一起玩七巧板?”
阿彩下了马车,走到树下,安慰的拍拍沈昭的背,“慢慢来,慢慢来。”怎么哄完小的,还得哄大的。
剩下大半日的路程,沈昭骑马前行,两个小家伙在马车上玩累了,也都睡着了。
等到了入夜,城门将将要落锁的时辰,马车终于入了惠州城。
昨个儿林家人收着了信,今日早早地就在城门口候着,知道他们是傍晚才会到,下午的时候却已经在等着了。
沈昭刚勒住马,林家人就迎了上来,同沈昭见礼,那眼睛却是往麟儿身上去了,闪烁又热切,倒叫麟儿开始不自在。
阿彩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算作鼓舞,麟儿这才走上前去,“麟儿给舅父请安。”
林家来接人的不是旁人,正是麟儿生母长兄林知言,当年林嫔难产而亡,只留下一子,就是麟儿。
“殿下不必多礼。”林知言满眼慈爱,伸手想要摸摸麟儿的脑袋,又拘着身份,抬了抬手又收回去,只道林父还在家中备好了酒菜为他们接风洗尘,早些回去才是要紧事。
麟儿懵懂,说好是出来玩,也没想到会是来他外祖家,自他记事起,他就知道自己是被沈家祖母给养大的,团团忽而拉住了他的手,“哥哥,我们一起走。”麟儿偏过头去冲着团团一笑,又快乐起来,两个小娃娃手牵着手一起走。
等进了林府大门,林老爷子在大堂坐着,等见着麟儿,招呼着他上前去,麟儿却先给他行了跪拜礼,“麟儿见过外祖父。”他其实对外祖家没什么印象,但也直到他娘去世了,他还有外家亲戚的,但是他不知道渊帝有意无意阻碍着外家亲戚见他。
林家举家从汴京搬了出来,有斗争失败,林老爷子致仕无意朝堂的意思,还有……
沈昭轻声道:“当初林嫔娘娘故去,林家有心借势大闹一场,但陛下向来最厌前朝后宫相争,虽然林家才是受害者,但还是打压了林家,也不许林家人看麟儿一眼。”
林嫔怎么死的,到底有多少人在其中推波助澜,早已尘埃落定,渊帝向来不允许外戚插手其中。
阿彩叹道:“所以才会如今叫麟儿来同林太爷相认。”过了五年,林老爷子时日无多了,渊帝方才松口,是以这回是专门给麟儿放了假,准他来看看林老爷子。
也算是机缘巧合,沈昭这时回来,刚好能带着他们出门来惠州。
这一切,麟儿自然是不知道的,他头一回来林家,成了座上客,林家与他同辈的大大小小孩童有十几个,当夜就被团团拉着一起在院子里捉迷藏。
疯玩了一夜,等阿彩要抱着她回房休息的时候,都已经睡得很沉。
初来林家做客,麟儿再懂事,也不习惯住在陌生地方,沈昭就和他同住,其实沈昭也只在麟儿还在襁褓时见过他。
“阿昭哥哥,你不要生团团的气,团团不是故意要同你闹脾气的。”麟儿还惦记着早晨时路上的那一幕,他像个小大人一般劝着。
“我怎会与她置气,她是我女儿,我喜欢她还来不及呢。”沈昭觉着好笑,他都多大了,还要与他小闺女置气,这说得过去吗?
麟儿松了一口气,“那就好,我以为你会生气,然后又一走了之,不理团团呢。”
“你小小年纪,想这么多做什么?”沈昭不解,给他拉了拉被子,“早点睡。”
麟儿小声道:“我们小时候还出门去找过你呢,只是我们那个时候年纪太小了,才出门就被大人发现给带回了家。”
现在不还是小豆丁吗?听见一个五岁的孩童口口声声说着什么小时候,沈昭听得好笑,“睡吧。”
惠州这个地方,阿彩从前来过,沈昭也来过,但他们两个人并没有一起来过,只是这个地方对他们二人而言颇有渊源。
阿彩还记得当初她心心念念惠州的杜鹃,如今正是杜鹃花开时节,来了惠州当然是要去看看的。
于是,一大家子早早地就出发去了十里,惠州的十里杜鹃闻名天下。
“杜鹃这种花,但看一朵,当然是比不上牡丹,水仙一类的花,可它聚在一起时,你就该明白何为花团锦簇。”
马车停下,游客也并不止他们一家,阿彩牵着团团的手,沈昭也伸手,示意麟儿牵着他,一家四口行走于花中小径上,走着走着,游客多了起来,他们一行人分散成了两波。
阿彩抱着团团,四处张望着,也没有寻到麟儿的身影,她倒是不急,毕竟麟儿有沈昭陪着,至少是安全的,他们总不会真的走散掉。
倒是团团很着急,趴在阿彩肩膀上,焦急的问,“阿娘,阿娘,麟儿哥哥不见了,还有爹爹也不见了。”
阿彩拍了拍她的后背,“不着急,你爹爹总能找到我们的。”
她带着团团倒回去走到了必经之路等待,又将小丫头放下,捏了捏小丫头的鼻子,轻声问,“你现在倒是肯喊爹爹了,为何当着爹爹的面,还是不肯喊他呢?”
团团不肯说话了,阿彩也不为难她,“好了,阿娘没有怪你,爹爹也不会怪你,下次,你想要喊他的时候,你要当面喊他哟。”
说话间,阿彩就瞥见了沈昭带着麟儿走过来的身影。
“麟儿哥哥。”团团小跑着上去,紧紧牵住了麟儿的手,“我们不要再走丢了。”
阿彩迎上去,并且决定还是不要将团团刚刚着急喊爹爹的事情告诉沈昭了,毕竟这当爹的没亲耳听到,也显得有点可怜,但不多。
沈昭瞥见她看向自己的目光中有点同情的意味,不免疑惑,“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没什么。”阿彩一笑,伸手牵住了麟儿,又给了沈昭一个眼神,示意他去牵团团。
沈昭犹豫了一会儿,伸出手去,团团看了他的手一眼,默不作声的牵了上去,阿彩说道:“这回好了大家都不会走散了。”
麟儿看了看团团,又看了看沈昭,转过头晃了晃阿彩的手,阿彩低头就看见他在偷笑。
阿彩去看看团团,见团团也在晃沈昭的手,沈昭长得高,还得微微俯下身,低下一半肩膀走路,不免也觉着好笑,堂堂沈大人什么时候这么迁就过旁人,还不是被个小丫头轻轻松松给拿捏住了?
惠州城不大,除了十里杜鹃,他们又看过了惠湖,行过了小舟,看过了古迹。
就准备打道回府,启程回汴京了。
偏偏老天爷想要多留他们几日,刚要动身,老天就下了一场大雨。
“这叫留客雨,一时半会儿估计也不会停,再多住两日再走吧。”林知言劝道。
这么大的雨也不好走,沈昭又叫人卸了车上的行李,他写了封信叫人先行一步回汴京。
下雨了,倒是不好出去了。
林家小娃娃们要念学堂,念的是家学,麟儿问了一回,很感兴趣想要跟着去看看,他一说要去,团团也想去,最后两个都跟着林家的娃娃们去了学堂。
有人跟着,他们倒也很放心,只是小娃娃一走,大人就显得有些无事可做。
沈昭出去了片刻,又回来时问,“出去走走?”
阿彩瞥了他一眼,眉眼含笑,“外面下雨,能去何处走走?”
沈昭早有准备,“撑伞便是。”
他的手边立着一柄伞,还有木屐,看来虽是临时起意,却也做好了外出的准备。
阿彩起身,抚平了衣袖,“夫君头一回约我出门逛逛,如此盛情,我岂能不赴约?”
二人交待了一回侍从,撑着伞出门去了。
因为下雨,阿彩还以为街上不会有多少行人呢,但出了门才发现,街上行人往来不少呢,有些女子也穿着木屐,穿着蓑衣在雨中闲庭阔步。
这可与汴京风土不大一样,两地相距也不过几百里,风土人情都能相差这么多吗?
阿彩不大喜欢雨天出门,有了孩子后,雨天就更少出门了,毕竟那小娃娃路都走不稳要是摔一跤,那可就是满身泥泞了。
但雨天能出门走走,倒也心旷神怡。
雨天带走了夏日的炎热,到处都弥漫着雨水洗涤后的清新湿意。
二人行过一段路,就见湖边停靠着一艘船。
阿彩上了船,才问,“早晨时我们准备回京,后来又因为下雨留下,可你什么时候安排的船呢?”
“这有何难?”沈昭倒了杯茶给她。
世上的事情,无非是用心不用心,与时间长短有什么关系。
西皮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