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年代文不知道剧情怎么办》最新章节。
不工作?好耶!
陆茵茵感动的眼泪汪汪,老实讲,她很愿意去工作,但是真的很反感团里弯弯绕绕的人际关系。
能在家里远离那些烦心事,真的太棒了。
而她不知道的是,谢爷爷的雷厉风行直接让她避免一场长达半年的争斗,也让谢家在最后的关头再一次的没被卷入最后的风暴。
于是从小年这一日开始,陆茵茵就和林芳华一起,开始了多姿多彩的宅家生活。
过了小年,腊月二十四,爷孙三个除旧迎新的开展大扫除,谢爷爷作为大扫除的主力军得到家里一老一少两位妇女同志的褒奖。
陆茵茵偷偷用手机拍了好些照片,晚间的时候,照着照片画了好些简笔画,准备寄给谢临分享。
关于这个手机的事,还有个小插曲。
话说陆茵茵穿越以后,空间里的东西就甚少取出来用,像手机这些电子产品没电之后基本都成了摆设。
一日,陆茵茵突发奇想,觉得还是要用手机记录一下怀孕日常,于是决定给手机充电。
这年头家里有电灯的都是少数,更不要说有电器了,于是陆茵茵找遍谢家上下居然没发现有一个插座。
这可愁死她了。
为了让谢家能装上插座,陆茵茵绞尽脑汁,拉着谢奶奶采购年货的时候拼命往电器那边跑。
终于啊,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这年代需要插电才能使用的电器——电视机。
于是,陆茵茵斥巨资送了爷爷奶奶这家礼物,美其名曰:“怕自己年后不在家,老两口寂寞。”
于是这台崭新的14寸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就被精心安装在一楼的客厅里。
为此谢爷爷专门定做的一个精巧的电视柜,谢奶奶专门用毛线钩了一片嫩黄色的毛线镂空防尘布罩。
尽管这年代的电视机接收的频道少的可怜,但它却立马成为了全家人的宠儿。
托这台电视机的福,陆茵茵终于能在家里给手机充电,当然每次充都得小心翼翼,
幸好她有充电宝,只要定好闹钟,晚上十一点的时候充上电,第二天四点起床拔掉,一万毫安的充电宝就能够她玩四五天的手机。
当然没有网络,手机被她当成照相机用,她喜欢偷拍很多照片。
炸豆腐,蒸馒头,大扫除,包饺子,炸丸子,贴春联,放鞭炮等等等等,好多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精彩的瞬间,她都偷偷的记录下来,然后画成小漫画,寄给谢临。
一次,陆茵茵画画的时候被谢奶奶看见了,当天就送了笔墨给她,还每天抽时间教她绘画。
她是大家小姐出身,这些曾是她的拿手技艺,丢了很久,如今被陆茵茵带着,教导她的时候也在重新捡回来,就像重燃了对生活的激情。
谢奶奶教陆茵茵水墨画,陆茵茵用毛笔不太行,学的很慢。
两人都是慢悠悠的记录生活,无比悠闲自得,在这样安稳的日子里,时间也就过的非常快。
年三十的晚上,陆茵茵对着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和桌前的谢爷爷谢奶奶,忍不住哭的稀里哗啦。
第一次的,她有了家的感觉,哪怕上次的婚宴,都没有让她有这种感觉。
谢临是伴侣,爷爷奶奶才是亲人。
这一幕,也被她画进了诙谐的小漫画,连同其他小画一起,邮给了远方的爱人和亲人。
平均三天寄走一封信的频率,也让她在大院片区的邮局小有名气。
更让她出名的是时不时从西北邮寄过来的大包裹。
这是她公公婆婆,也就是谢临的父亲母亲寄过来的。
上次陆茵茵寄过去的衣服和照片非常合公婆的心意,不仅给她汇了一笔巨款,还有一份奢侈的电报。
这些天更是有不少包裹陆陆续续从西北发过来。
有大核桃,巴旦木,枣子,葡萄干,甚至羊肉干。
西北条件艰苦,能邮寄这些好东西过来,可想而知谢临父母对她的重视。
陆茵茵就是别人对我好,我得加倍对人好的类型。
西北的冬天寒风刺骨,夏天艳阳高照,全年降水量稀少,空气湿度低。
相比吃的,陆茵茵觉得婆婆最缺的应该是护肤品。
于是陆茵茵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雪花膏,把空间里的大牌护肤品换了包装特地写了用法掺杂在其他护肤品里面,一并邮寄过去。
这一举动还真让李秀清哭笑不得,当然在看到各式各样的护肤品之后,她倒没有怨怪陆茵茵乱花钱,而是真的很感动。
这里气候干燥,到这里几个月,她的脸皲裂红肿是常有的事。
这是大多数在西北生活的妇女的常态,陆茵茵能想到这一点,并给她寄来这么多的护肤品,已经是她用心的体现。
当天晚上,李秀清就特地用了陆茵茵手写说明的几种无名的护肤品,第二天就惊讶的发现脸上的红血丝减轻了不少。
感叹效果好的同时,李秀清猜测,这几瓶可能是儿媳妇专门找人弄来的方子做成的,不然也不会没有商标,只有手写标签和说明。
心里倒是对陆茵茵更加上心几分。
等又过了两个星期,她的脸跟其他人的脸有明显区别的时候,面对询问,李秀清大大方方的把雪花膏拿了出来。
直言儿媳妇怕她在西北不适应,在京市的大商场买遍所有护肤品寄给她。
这一下,李秀清陆茵茵婆媳算是在西北这一片地方也小小的出了一次名。
自此后,倒是再没有人背后说李秀清的闲话了,人家儿媳妇不心疼的买了那许多的护肤品,李秀清皮肤能不好吗?
自己要是有哪些好东西,自己的脸也白嫩!
公婆的日常,远在京市的陆茵茵自然不知道,她现在大概是因为被幸福包围,不自觉也想赠人玫瑰。
于是她不光给列车上认识的乘务员小林寄过去在京市买的小礼物,更把谢家大扫除收拾出来的旧衣物打包出来,连带着寄了十斤粮票和二十块钱给了远在富盛县的来娣招娣姐妹。
当然,她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份善心倒是无意中又救了两姐妹一命,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二月底过了元宵节,年就过完了。
气温渐渐回升,谢奶奶就帮着她收拾要带的东西。
陆茵茵怀孕两个多月(怀孕时间是按照末次月经的第一天开始计算,大约40周280天,信息来自百度),等天气暖和三月底就会出发,满打满算也就只能在家待一个多月。
谢奶奶怕她东西不好拿,准备让她把夏天用到的东西先邮寄过去,到时候提溜个小包裹坐车也舒服。
陆茵茵预产期在9月底,估计坐月子开始天气变冷,于是也想把之后需要的东西准备好。
她手上有钱,谢爷爷谢奶奶也纵容她,于是陆茵茵白天就像上班一样,朝九晚五的出门买东西,然后存放进空间里。
以前看不上的花脸盆、热水瓶、毛巾肥皂陆茵茵都当成必需品来囤。
甚至米面油陆茵茵也准备了不少,这些都是要票,陆茵茵不敢去黑市,只按照手头上的钱票来买。
因为谢奶奶说谢临的部队条件艰苦,陆茵茵甚至把小孩的尿布都准备好了,可想而知她花了多少钱。
老实说,因为睡习惯了家里的床,她都想一并带过去。
陆茵茵没想到穿越前没囤成货,穿越后倒是过了一把囤货瘾。
要寄的东西太多,老两口并没发觉陆茵茵只寄了一部分,大部分往空间存了。
可光是寄的这一部分,也让部队收包裹的人咋舌。
谢临近期有任务,就嘱咐陈平帮他收件。
年前申请下来的家属房已经下来了,选房子的时候谢临特地写信征求陆茵茵意见。考虑到怀孕生子还是大点的地方好,陆茵茵让谢临放弃新建家属楼,选了前几年建的平房。
平房虽然是旧房子,但是地方大,有院墙能保护隐私,前后有院子,能种菜能让小孩玩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楼上乱爬影响安全,比几十平的楼房舒适多了。
就是太过简陋。
院子里大片积雪下掩埋了剩在地里的烂菜帮子,厨房砖面上烟熏火燎一片黑灰,泥巴地面是经年累月踩出来的坑坑洼洼。
大概前一个家庭是会过日子的,一眼看去几乎没对房屋做任何改造装潢支出。
不但墙面都是原始的砖面毛坯,门框是脱落的,屋顶是漏雨的,窗户是报纸糊的,卧房的土炕的砖坯都被扒走。
更不要说后院里用废旧木板搭建的鸡笼和半包围的露天厕所。
这条件陈平都看不上,更不要说谢临了。
谢临写信说了这事,陆茵茵反倒是非常看的开,大手一挥拨出五百巨款让他翻新。
谢临跟她说过,在这里起码会再待几年,没理由这几年都过苦日子,住的地方脏乱差两人都受不了。
正月里谢临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翻修,先是屋顶全换,厕所填埋了重新换地方建造。
厨房拆了扩建,又新建一间浴室,卧房里的隔板拆除,专门盘了新炕。
相熟的战友会来给他帮忙,家里的炕就是本地战友帮忙搭建的,连门框和窗户,谢临也请驻地周边的木匠重做。
可想而知这工作量得多大,所以谢临巨忙,忙的五连的周连长数次邀请他吃饭,他都直接拒绝了。
也因此,李玉玲到驻地将近一个月居然连谢临的面都没见上,而她被姑姑家的家务活缠住脱不开身,想去找谢临都没机会。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她姑姑李霜枝原本还真是住在离谢临选的房子不远的地方,那片是老家属院,后来新的家属楼建起来,李霜枝跟丈夫就搬到了新的家属楼,虽然地方变小了,但是楼上通水通电,非常方便。
而且,这边新的家属院都是联排的二层小楼,每家上下各有80平,又整洁又美观。
因此,有条件有关系的都从老片区搬到了新片区。
二楼阳台上,李玉玲边布置饭桌边听着房间里姑姑姑父的谈话。
只听到姑姑李霜枝边抱着孩子哄边问:“谢营长还是没同意?不就是吃个饭,队里管的这么严吗?”
周卫国脱了外套:“没有,人家是真有事,他不是结婚要分家属院吗,要了老片区的一间院子,里面什么都没有,正在收拾呢。”
结婚,谢临结婚了!
小说推荐:《[足球]安东绿茵日记》《斗破之我为雷帝》【手打小说网】《文明之万象王座》【小说书包】【小燕文学】《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希腊:宙斯让我做天后?》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