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李二丫是标准的古代妇女,没什么大学问,不识字,嘴拙,长相也不出挑,但干起活来可是数一数二的,动作既干净又利落。虽也重视儿子但对女儿很是宠爱。
“行了,娘不和你说了,你爹还在地里干活呢,娘也该去地里了。”
说着李二丫就走出了门,“妮儿,你躺一会儿就起来,锅里温着馍,你们就着水一吃。”
“好,我知道了。”看着两个小的都起来了江语也就不好意思再赖床了。
三人收拾好后两个小的就准备走了,“回来!你们把馍吃了再走。”
江安和江宁一看姐姐生气了就乖乖走回来吃早餐。
吃着白水就馍馍的江语内心无比的痛苦,馍馍是拉嗓子的杂粮面和着野菜做的,尽管李二丫手艺在村里是叫得上号的,蒸的馍馍也在村里算得上不错。
但江语是从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穿越过来的,因此这顿,或者说是这个月来哪怕吃的都一样也还是没有习惯这种伙食。
可不吃饭这具身体无法恢复健康的。死亡的恐惧她一直记在心里,她不想再次感受死神的降临。
等到吃完饭,天也大亮了。
“行了,你们去玩吧。”看着坐不住的两个猴儿江语笑着说。
“大姐,我们走了。”两人说完就一溜烟的不见了。
江语熟门熟路的将碗洗干净放回厨房。
她走回屋子里将门从里面关上,默念:“打开。”
她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以红色为主的系统面板。
这是一个以“自力更生,脱贫致富”为口号的助农系统。
在这里她可以找到养殖、种植等一系列和农家致富有关的教材。
只是这些都需要通过积累学习时间来进行兑换,江语看了看自己的账户,只有孤零零的40点积分。
其中的10点是新手积分,另外30点是她学习了不需要积分的古人启蒙书籍换来的。
也不知道能兑换什么,她正准备找找看自己能兑换什么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声音。
她走出门一看,是原身之前的同伴江四三哥的女儿江宝花。
看到江语出来她推开门走了进来:“妮儿,走跟姐去山上采些野菜去。”
“你这些天都没出来,野菜也没才多少。走吧,去拿你的篮子。”江宝花催促着江语。
江四他娘一共生了十个孩子,七儿三女,但只活下来三儿一女。江四是老小,活下来的儿子是老大,老三和江四。女儿只有二女儿活了下来。
老大江大有五个孩子,儿子江宗,其他全是女孩,分别叫大丫、二丫、三丫、四丫,几个女孩都比江四家的两个孩子大,最小的都嫁人两年了,儿子在县里的酒楼做活,妻小都在家里干活。
老三江三有三女三儿,三个女儿分别叫金花、银花、宝花,只有最小的宝花没有出嫁但也已定了人家,三个儿子分别叫江光、江海、江河都是和江明差不多的年纪。
女儿江菊花嫁到了隔壁村,生了三个孩子。
兴许是死的孩子太多了,江婆子对所有孙辈都还不错。江老爷子是个有远见的,见家里孩子越来越多就分了家。
给两个分出去的儿子在离老宅不远的地方盖了几间土胚房,住得宽敞又舒心。
老两口年纪都还不大,和普通的人家一样是和老大住着。
江语想了想还是决定和宝花出去转转。
两人拿着竹篮一路向山上走去。
“我给你说,今天因为找你我上山都晚了,好的野菜肯定都被别人摘走了。”
“你下次一定得早点出来。”宝花絮絮叨叨对着江语念着。
“好,好,好,我下次一定早些出来。”
“这还差不多。走我带你去一个人少的地方。”
她拉着江语走向了一个被草覆盖的小路,春天是万物萌生的时节,各种野花争相开放。一路走来能闻到好几种不同的香气,芳香宜人。
走了没一会儿江语就闻到一股不同与花香的特殊香气席卷而来。
宝花迫不及待地拉着江语向前走去:“看,这一般人我都不告诉她。快,这时节的香椿刚好是正好吃的时候,尤其是香椿芽。”
“我们赶紧摘,不然一会儿就有人来了。”
她急忙上树,“你身子还没好,就在下面捡吧。”
江语看着宝花娴熟的样子放下心来搜集着掉下来的香椿枝。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人走了过来,她们一看江语两人已经开始了也急吼吼地上树。
都顾不得说话了,冬天刚过去,每家每户的粮食都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时候也正是野菜最为抢手的时候。
这一片的香椿树很多哪怕陆陆续续的来了很多人,江语两人也摘到了很多。
“给你,我们平分就好了。”宝花在分菜的时候明显照顾了江语。
“我没做什么,都是你在摘。”江语觉得自己拿这么多也太亏心了。
“给你你就拿着吧,一家人计较什么。”
“拿回去给明哥、安、宁他们也解个馋。”
听到这里江语不再推辞了,虽然她才来一个月但她在接受记忆的时候就得到了原主的感情,江家人对她也很好让她接受了他们。
家里的几个孩子确实是太亏了。
“那好,我就收下了。谢谢你。”
“客气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
两人下山后提着篮子各自回家了。
江语刚到家家里的人就陆续回来了。
最先回来的是江明,他手里拿着一本不知道转了几手的卷边《论语》。
“今天出去了?”眼看到地上的篮子他就知道妹妹出去了。
“嗯,宝花带我去摘香椿了。”
“那下午咱们有口福了。”江明开心地笑着。
没一会儿人回来齐了,江语和李二丫商量着把中午的鸡蛋留到下午和香椿一起吃。
一家人吃得丰盛一些。李二丫同意了,两个小的想了想觉得自己没吃亏也没有再闹。
午睡起来后的江语没有再出去,而是将家里做好的馍馍热了一些。
又将香椿洗干净准备尝试自己做饭减轻李二丫的负担。
家里的东西她都是知道的,李二丫也是教女儿做饭的,因此她是知道东西都放在哪。
她先将香椿用开水焯过后捞出来放在凉水中。等了一会儿捞出一部分准备凉拌。
给香椿里放上一点盐,一点香油,一点醋,一道鲜嫩可口的凉拌香椿就做好了。
另一部分切碎,又打了两个鸡蛋,将香椿放在鸡蛋里,再加入一点点粗盐,搅拌均匀后倒入热油锅里。
刺啦一声,香气弥漫在整个灶间。引得本来在院子里玩耍的龙凤胎扒在门口。
江语不停地翻炒着以防糊锅,家里的油太少了,她倒的时候就只倒了一点点。
“你们俩不要看了,去屋里把凳子拿出来准备吃饭了。”
两个小的立马跑去拿凳子等着吃好吃的。
一切做好后家里的人也刚好回来。时间掐得刚刚好。
李二丫夫妻和江明一进大门就闻到了香椿的香气。
“这是做什么好吃的了?这么香?”李二丫打趣道。
“娘,大姐做了香椿炒蛋。好像啊。”江宁抱着李二丫的腿软软的说。
“爹娘,大哥,你们快把东西放下,我们快吃饭吧。”江安忍不住催促。
“哈哈哈,好好好。”江四一手抱起江安一手拿着锄头往杂物房走去。
李二丫则是洗完手去帮江语。
一家人就着美味的香椿说着一天来碰到的趣事吃了美美的一顿。
晚上是属于江明的教学时光,他从屋子里取出自己开蒙时用的书,准备教导龙凤胎。
本朝的蒙学教材沿用宋朝,但江家的启蒙教材只是两本不知道转了几手的书籍——一本《三字经》,一本朱熹的《蒙童须知》。
就这还是江家在孩子启蒙时千辛万苦从县里淘回来的
两本书虽是旧书但却保护的很好,上面没有一点污渍,只有一些用久了的卷边、毛边。
而江语则是帮着江明管教两个小调皮。
江明考察了俩孩子之前学习情况。之后便接着教下一句。
“今天我们学下一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奶声奶气的声音跟着江明念到。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重兄长的道理,从小就应该知道。”
“我们知道的,我们有好吃的要先给爹娘、大哥、大姐的。”江安眼珠一转机灵地说。
“对,先给你们。”江宁也跟着小哥哥说。
江语四人听到这话都哈哈哈大笑。
“对,我们江安和江宁真是这世上最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了。”江语伸手在江宁的小鼻子上轻轻地刮了一下。
俩人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但听懂了江语是在夸他们两个,也就跟着笑了起来。
一时间江家充满了欢声笑语。
“来,跟着哥哥继续念。”等到笑声都停了下来江明继续自己的教学任务。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三人的郎朗读书声传到坐在旁边干活的夫妻的耳朵里,两人相视一笑低头继续干活。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下一章男主出没(大概)?
《穿书后带着助农系统扶贫》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