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她们》最新章节。
人物生平
→下嫁刘邦
→颠沛流离
→夺嫡风波
→诛戮功臣
→执掌天下
→临朝称制
→吕后驾崩
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
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
她开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吕雉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
姓名:吕雉
别称:吕后、汉高后、吕太后
字~娥姁
所处时代:西汉
出生地: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
出生日期:前241年
逝世日期:前180年8月18日
主要成就:与刘邦共定天下,临朝称制十六年
、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物生平
——
————
【下嫁刘邦】
吕雉嫁给刘邦之时,刘邦只是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
吕雉本来随其父吕公住在单父县(今山东单县终兴镇潘庄),后吕家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
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极好,沛县的官员为巴结上司,纷纷前去祝贺吕家乔迁之喜。
主吏萧何负责排定宾客的座次,他叫仆役把贺礼不到一千铜钱的都安排坐在堂下。
亭长刘邦认为沛县诸官吏也没什么了不起,就填上献礼为“贺钱一万”,其实根本就没带钱来。
吕后父亲知道后,本是带些怒气出来把他赶走,一见却大吃一惊,觉得刘邦将来定是个不凡人物,因此引入堂内就座。
萧何告诉吕公,刘邦只会说大话,没什么成就。
但吕公不以为然。
刘邦坐在上宾座位后,就大声调侃其他沛县官吏。
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吕公说,我很会看面相,但是没看过像你这么相貌不凡的,我有个女儿(即吕雉),希望你愿意接受她当你的糟糠妻。
事后吕公的妻子吕媪很生气,说,你以前说你这个女儿很难得,一定要嫁个非常好的丈夫。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你还不肯嫁女儿,居然要把她嫁给刘邦?吕公说,这不是你妇人家懂的事。
还是把吕雉嫁给刘邦。
吕雉出嫁之时还有一个令她非常难办的问题:刘邦已经有了一个非婚生的儿子刘肥。
不到二十岁的吕雉嫁给了大她十五岁的中年亭长刘邦,而且,这位亭长虽然没有正式结婚,却有了一位未婚生育的儿子(在刘邦发迹之前,吕雉对刘肥没有任何苛刻之举,这对一位丈夫长自己十五岁的少妇来说,实属不易)。
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
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早年的刘邦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骗吃骗喝,一次押解囚犯,因自己酒醉而使囚犯逃跑,自己也只好亡命芒荡山下的沼泽地区。
吕雉除独立支撑家庭外,还不时长途跋涉,为丈夫送去衣物及食品。
后来,吕雉为刘邦生下一儿一女,即后来的汉惠帝刘盈和鲁元长公主。
【颠沛流离】
公元前206年(汉元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但其家属仍然在沛县。
同年八月,刘邦令将军王吸、薛欧出武关,因南阳王陵军欲迎刘太公与吕雉等刘邦家属。
楚发兵进驻阳夏,汉军不得前。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四月,汉军乘项羽陷入齐地不能自拔之际,一举攻下楚都彭城。而项羽率骑兵迅速回防,与汉军战于睢水,汉军大败,吕雉等一帮众刘邦家为楚军所俘。
直到公元前203年(汉四年)九月,楚汉议和方被放回归汉。
回到刘邦身边的吕雉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此时的吕雉因为年龄长于戚夫人,常常作为留守,伴在刘邦身边的是那戚夫人。
【夺嫡风波】
戚夫人因为自恃得宠,曾经常在刘邦面前哭闹(史载到达“日夜啼泣”之地步),意欲为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以夺取皇太子之位。
刘邦在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六月即已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但即位为皇帝后,以刘盈仁弱“不类我”为理由,想要改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因为“如意类我”。
周昌、叔孙通等朝中大臣都坚决反对废长立幼。
有人为吕后设谋,让他找张良。
吕后就让他的哥哥吕泽劫持张良,逼着张良献计。
张良对吕泽说:“陛下在战争困难的时候确实能够听我的意见,但是,如今是因为爱而要废长立幼,这已经不是靠说能了结的事。
但是,陛下非常看重的商山四皓(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长的高士),却始终请不来,因为他们认为陛下对臣下态度一贯傲慢。
如果你们想个办法把商山四皓请出来辅佐太子,让他们天天陪着太子,特别上朝之时陪伴太子,陛下一定会看见。陛下知道商山四皓辅佐太子,也许会有一用。”
吕后立即付诸实施。
吕后派吕泽让人带了太子的亲笔信,还带了一份厚礼,请“商山四皓”出山,这四位高士竟然全来了。
公元前195年(汉十二年),刘邦平定英布叛乱结束,但是,刘邦也在这次平叛中第二次受到致命箭伤。
而且,由箭伤引发的疾病更加严重。此时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人的生命是有尽头的;因此,刘邦废立太子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
张良劝阻无效,托病不再上朝。
作为太子太傅的叔孙通以死相谏,刘邦假装听从,实际上废立太子的想法毫无改变。
一次朝宴,刘邦发现太子身边有四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胡须、眉毛都白了,服装、帽子非常讲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