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槐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弘空大师落于主座,开口:“贫僧今日请各位品的是西湖龙井,是贫僧的好友相赠。”
绿嫩茶叶在弘空大师一冲一泡的动作之间透出芬芳,泡完,小沙弥将茶献于众人。
众人接过茶。
唐笙抬手打开盖碗,便闻到浓郁的兰花香。
观其茶汤颜色,翠绿清澈,茶叶形如雀舌。
浅抿一口,口感鲜爽,回甘强烈,嗯,是顶级的西湖龙井。
“香味浓郁!”
“回味悠长!”
“好茶!”
众人一片赞叹之声。
接着便到了作茶诗的环节。
众人依次对着这盏茶按座位顺序作出一句诗,后面的一位要接着前面一位的上一句。
最难的是每句诗的字数依次增加,最终形成一首宝塔诗。
弘空大师起头:“茶。”
“香叶,嫩芽。”前座文人接道。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谢鸿羽看了茶汤一眼,略一思忖,便道:“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接下来是顾令。
顾令:“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众人交口称赞:“不愧是江北才子。”
唐笙绞尽脑汁,心中焦急。
时间过去片刻,众人的夸赞已经停歇,见唐笙一直未开口,亭中一片沉默。
顾令端起茶碗至嘴边掩饰,低声提示了一句诗。
唐笙竖起了耳朵仔细去听。
但现场安静非常,顾令声音大不了一点。
看着众人的怀疑目光,唐笙大脑迅速转动。
茶茶茶。
突然,灵光一闪,唐笙开口:“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现场仍是静默,无人开口。
唐笙疑问地看向顾令:“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这时,主座的弘空大师开口:“好一句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唐笙听了松了口气。
众人好似突然醒悟过来,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顾令既惊喜又惊讶,没想到唐笙颇有文采。
唐笙站起向弘空大师行了一礼:“弘空大师,在下最近偶得一香茗,如众位兄台不嫌弃,斗胆请诸位品鉴。”
弘空大师:“既是施主推荐,今日便是我等的荣幸。”
众人附和。
唐笙取出桌下的盒子,拿出紫砂壶和制作的祁门红茶。
唐笙将干茶投入紫砂壶中。
众人注意到这干茶竟是红色。这......
众人心中惊疑,但见弘空大师神色未动,只好默然不语。
唐笙向壶中注入沸水,将茶汤分至各紫砂杯中。
泡好的茶由小沙弥分发给众人。
众人看着桌上这一盏红色茶汤,不敢举杯品味。
这茶汤橙红明亮,香气浓郁,鼻尖蔓延着浅浅焦糖香。
还有那茶壶是用什么材质所做?
这茶有些诡异。
顾令见众人不敢举杯,他抬起纤长大手,举杯至唇边。
旁侧的谢鸿羽见顾令举杯欲品,抬手阻止不及,顾令已抿了一口。
在唐家村时,唐笙第一次做出这红茶时,他便品过。
众人见顾令喝了这诡异的茶汤,心皆提了起来,观察他神色并无异样,这才放下心。
弘空大师举杯细细品味:“这茶与绿茶的淡雅不同,口感甚是醇厚,唇齿留香。实为茶中佳品。”
弘空大师回味唇齿间的香气:“这香味,似花,似乎果,又似蜜,实为群芳之最。不知茶名为何?”
弘空大师询问唐笙。
“弘空大师,实不相瞒,此茶为在下友人祁门茶园的园主所制,名为祁门红茶,方才弘空大师已点出它的另一个名字。”
唐笙站起,心中隐隐兴奋,没想到这弘空大师第一次品这祁门红茶就发现了此茶最大的魅力所在。
众人看向唐笙,带着好奇与期待。
“群芳最。”
语调清淡的三个字却字字掷地有声。
弘空大师唇角上扬:“好一个祁门红茶,好一个群芳最!”
唐笙回以一笑。
得到品茶名士弘空大师的“群芳最”三个字,让众人不由得好奇起来这茶究竟是何味道。
众人举杯品茗,尝了一口,眼睛都明亮起来。
霎时间赞不绝口。
谢鸿羽开口问身旁的顾令:“这茶壶又是何种材质所成?”
这个问题也是众人心中的疑问。
“紫砂。”顾令回道。
顾令送了在座众人每人一套茶具,介绍道:“紫砂壶因其独特的原料,故而透气性较好,用此壶泡茶,可长时间保持茶的原香。”
赵鸿羽摩挲着手上的紫砂壶,入手细腻温润,又有明显的颗粒感,啧啧称奇。
日影西斜,茶宴散去。
宴后,便有不少人托唐笙和顾令下单,唐笙和顾令对视一眼,今日收获满满,眼中皆有洋洋喜气。
*
经过一段时日的培训教导,制壶的二十位学徒迎来第一次考核。
之前选拔的二十位学徒在接下来学习的一年里,根据制作紫砂壶的步骤和学习进程,需要进行阶段考核。
每次考核皆会淘汰若干人,直至最后,选拔出真正的制壶传承人。
气候渐热,唐禾香和一众学徒在村中广场拍身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