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李知偏头望向他。
入眼是柔和的眸,高挺的鼻,微抿得唇。
谢愈用了些力,便连带着她的手也在纸上落笔。
李知低头去瞧。
墨迹未干,只见四字——田下之心。
他的眼眸敛在纤长的睫羽之下,像春日初融的雪,有着潋滟波光,和清冷暖意。
谢愈忽地开口,低低道:“令尊说半年。”
李知便跟着低喃道:“半年。”
“听白收到那柄竹扇了。”谢愈微偏头,笑得无奈,“只是她问我,李家三娘怎的又将字条送回来了。”
李知眨了眨眼,“五郎怎么答?”
“我未答。”
李知眼眸弯起来,两人心中的隔阂在谢愈送来字条之时,已然破冰,而如今,便更是消散了。
她提笔,行笔轻快,难得用了行书。
谢愈垂下眼,入目二字。
宫毖。
这是提醒他在宫中事事小心。
谢愈松开她的手,微直身,指尖温软暂退,过了阵凉风,但心下已松快明朗起来。
他眉间带笑,“我知晓了。”
吴辉同王全守在立政殿外,林正倾同他两人相对。李洵披着外衣坐于那儿,脸色带着些病气的憔悴,却还算精神。
如今殿内只余他父女二人。
“我听史馆和弘文馆的人来传,前几日你往那跑得倒是勤。”李洵咳嗽起来,缓了缓才压住,眉梢又笑挑起来,“说说看,都看了些什么书?”
清河担忧阿耶身体,瞧那案上药未动,便答:“阿耶将药吃了,儿再说。”
李洵笑着拿她无法,也乐得听儿女的劝,抬手将那碗药饮尽。
便听清河凝眉言,“儿看了历年的赈灾记述,原以为各地天灾不多,如今才知便是天灾,一年也有好几百例伤财劳命。”
“天灾不少,人祸也多。”
清河深以为然。
“你的那位女先生呢?”
忽然听到阿耶提及李知,清河有些开心,细细回想了一番,“我记得李三娘瞧得是兵部传报。”
李洵因这话顿住,问道:“瞧得何年的兵部传报?”
清河摇摇头,这她也确实不清楚。
“人还在宫中吗?”
清河点头,“同谢先生一起,如今在千秋殿内。”
“去让吴辉遣人请来。”李洵将披于肩上的厚袍穿上,“让外头的都进来吧。”
李知前脚刚入殿,后脚给圣人熬好的另外一幅药便又送来了。
桌上放上新的一盏,发出轻微的搁置声。
李知垂着眸,朝圣人拜而礼。
身前不远处,坐着的是两位熟人。
“朕听清河谈及,你去史馆翻看兵部传报。”李洵将药盏拿起,“看得是哪何年的?”
李知抿唇,心下微惊,琢磨着不知如何开口。
这汤药苦得李洵有些眉头发皱,他抬头,“怎么不答?”
“是,大豫十一。”
大豫十一。
蓦然一声瓷碎,伴着汤药滚落于地,在阔大的宫殿中显得尤为心惊。
吴辉眼皮上下跳了一番,立在身后不敢之声。
林正倾纸上多言,也只停留在“李知,为圣人召。”
清河犹豫半响,也未上前。
大豫十一,一个并不太好的年岁。
李知垂头,身形微颤。
眼前,是一碎玉瓷片,边缘极为工整,也极为锋利。
她不敢瞧圣人的神色,只听见圣人没什么温度地问道:“何地,何时。”
李知手心发凉,闭了闭眼,伏得更低了。
“河西,二月。”
殿中因这四字静极。
吴辉额上都渗了些薄汗,心下为殿中跪俯于地的女娘,道了句罪过。
林正倾的墨汁不慎滴上,眼下也未察觉这卷将要重誊,落目在殿中。
清河长指深深嵌入肉中,知晓她这次为三娘惹了麻烦,心紧了十分。
殿外风呼啸起来,檐下的金铎沉沉作响。殿中之人,皆不安地等待着天子之怒,一场不能重提的祸事,如尘土一般卷席每个人的心。
李知背脊僵着,她还在等圣人开口。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圣人的怒火并未到来,而是随着渐停得风声,一同消散,无影无踪。
末了,他却开口,问了句毫不相干的事。
“你,如何看待女学?”
李知身形微晃了半分,她刚松下一口气,心却因这话又快速跳动起来。
圣人虽未动怒,却提及女学。前一月清河为圣人召唤甚繁,加之父亲常为朝中立储之事烦忧。
小说推荐:【乐文中文网】《炮灰的人生2(快穿)》《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诡秘之主》【书彤网】《种花家的兔子[星际]》【四九看书】《沧澜道》《谍海青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