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99.忘年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郢州富水》最新章节。

过了午后雨水小了许多,却还是闷热无比,热浪夹着雨滴落在长安各处。郑郁接了袁纮令后就顶着雨去魏国公府。

才迈进魏国公府的正厅,郑郁就见厅中已坐了几人,看到厅内人时顿时愣了一下。

榻上的袁纮捧着茶拧眉没说话,刘千甫在旁翻着历年的税收账册,下列的方案前还坐着新任户部尚书孙正、司农寺卿、御史台及中书门下的几位官员。

此刻官员们都在议论,议论新法。故此袁纮和刘千甫都从骊山赶回。

除了袁纮和刘千甫,其余人见郑郁见进来都点头示意。袁纮看他进来,抬手道:“来了,快坐吧。”

郑郁点头看袁纮指的位置位于他下方的几案,只比他和刘千甫低了些。

“新税法必须颁行。”刘千甫将账册丢在案上,说,“灾民荒逃至中原,贫瘠地方的人口越来越少,还不论诸多的浮逃户落草为寇,时时侵扰百姓。今年与前些年相比,收上来的税越来越少,其根基皆因土地被王公大肆占有。”

郑郁在来前就知袁纮与刘千甫要推行的法政。

大雍国库历来靠税收充盈,可近些年人口陡然增长,土地无法准确的分到所有人手里。百姓本为土地耕耘,粮食丰收后以交税。

粮食、绢布、劳力都是成年男子需要去面对的税,但百姓能耕种的土地却十分稀少,相反世家王公手里的地尽是肥沃良田。加之钱与布匹的货钱等同不一,导致交税时需交一贯多才抵得上朝廷规定的一贯。

以致税收市场越来越严重,更莫说土地问题。

如今这江南再起水灾便是给了朝廷最快的一鞭,灾民四散,无地可种只有落草为寇,侵扰百姓和朝廷。最要紧的是百姓交不上税,国库就没钱,现今是朝廷拿钱养着军队,若是兵士无军饷养家,只怕是会哗变。

新法便是重丈土地,以家中男丁人数规定授田的数量,税钱由土地贫富户等与人头交予。并重订交税日期,去除多余税钱,只收土地钱及粮食。

“这法子三年前也提过。”袁纮又倒满了茶,说,“你看朝中有几人答应?世家联合上书抵制,以严明楼、乔省恩及王公贵戚为主,在紫宸殿里,我与他们吵了那么久,你也不是没看见?”

而还有一群人则在隔岸观火,譬如温元皇后的母家曲家。

刘千甫冷笑:“一群饭桶,把朝廷拖垮了他们就高兴了?就算世家反对,你我为臣更应逆风上行。”

郑郁看出这一点,在此等国家大事上,袁纮和刘千甫的意见高度一致。此税法触犯的是世家贵戚的权益,而袁纮与刘千甫非世家出身,自然不会在意这些。最要紧的是,朝廷能征用的土地越来越少。

新任户部尚书孙正道:“可此法三年前有惠文太子助力还是未能推行,如今又如何实施?”

刘千甫冷冷道:“世家依附朝廷而生,此事不解决,哪还有什么世家存在?!”

“刘相公,此法重推受到阻力怕不是一星半点。”司农寺卿说,“想从世家和贵族手里把田地拿回来重新丈量,谈何容易?且王公贵戚拒不交税,国库七成的钱都来自于百姓,这如何是好?”

刘千甫沉着脸没有说话,袁纮道:“此前本有参军服役用以抵税,后来朝廷花钱养兵,这事便算了。官与士族谎报土地,朝廷面临的局面不是诸位可以想见的,就算世家反对,诸位也愿一同上书吧?”

众人都点头赞同,此时孙正朝郑郁道:“北阳王也是赞同此法了?”

世家与皇权之间的漩涡,从来不是一点半点就可以脱身的。

郑郁微笑道:“于民于国有利的,家父自然同意。兵士军饷皆来自国库,土地问题是重中之重,军饷发不下去生变的可不是草寇了。”

他知道袁纮让他来的意思,得军中士兵支持,这新法才能推下去。三年前推行新法时,郑郁尚在孝期,郑厚礼卧床养病根本插手不了朝政。但对此法,郑厚礼还是支持。

而王光林则是顾左右而言他,迟迟未上折子,气得刘千甫写信怒骂。这也导致世家与宗亲钻了空子,联合上书抵制。在紫宸殿内跪了一片,德元帝怕闹起来直言拒绝新法。

最主要的是那时的太子是林怀清,刘千甫根本没帮太多。

“郑少卿见识远大,诸位要多思量才是。”刘千甫淡然一笑。

今日谁进了这魏国公府,谁就是支持新法的人,也会是来日世家攻讦的对象。厅中说话最有分量的还是刘千甫,他一开口,就证明两党暂时和睦,而他们现在的对立面则是世家。

随后袁纮砚墨,刘千甫提笔上书,众官员在旁补充。郑郁翻着往年的土地册目与税册,刘千甫进士出身,文采自然上乘,一篇骈文言语犀利潇洒上万字。

待得雨声停下,厅内官员才渐渐离去。

“明日我会将此奏章呈交圣上,明日早朝你就别插嘴了。”刘千甫收起奏章,议政这种事他向来拿手,再不济上面还有个德元帝撑着。

袁纮点头道:“事情谁去做都不要紧,要紧的是朝廷和百姓。”

刘千甫阖眼颔首,随后抬眼问郑郁:“你进来见到我时很是惊讶?”

郑郁诚实答道:“刘相看出来了,确实。”

刘千甫轻笑一声,说:“若是知道我早年与维之是忘年之交,你怕是更惊讶了。”

郑郁:“......”

“别逗他了,仲山,这事要是办不好,你我还能斗几年?”袁纮捋胡无奈说道。

“还是老样子的啰嗦。”刘千甫起身走至门口,侧过半身问:“三郎你什么时候从我家接回去?”

“这个逆子,不提也罢!你要是对我有什么气,就罚他作文章吧。”袁纮面色带着嫌弃。

昨日袁亭宜回了趟魏国公府,被袁纮偶然在家追着打,后又跑去了刘千甫所在的梁国公府。于袁亭宜而言,娶一位管他钱财的夫人实在是要他的命,更莫说他性子风趣也有些君子礼节在,不会动手打女人。

这位许娘子是袁纮深思熟虑后确认好的,一定能管住袁亭宜。

但袁亭宜一听之后马上跑了,他在两府之间跑的勤,祸不及妻儿,刘千甫对袁亭宜从来和善,也不对他有什么红脸冷语。

刘千甫剜他一眼:“我才不会教他!”

刘千甫走后,郑郁道:“师傅,新法推行之功数年前就遭世家与宗亲阻扰,如今在提,圣上怕也是不同意吧?”

“就算不同意,豁了这条命也要推出去。”袁纮负手走到厅中看着院中的水洼,说,“阿郁,你没瞧见过蜀地与关外的情形。此次江南水患,秾作怕是颗粒无收。灾民逃离本地是因家中无地可种,大肆流亡,情急惨不忍睹啊。”

郑郁走至袁纮身边,沉吟道:“推行容易,实行难。”

“徐大夫接天子令即将启程去江南赈灾,若是新政顺利,我会举你去江南,督促新政实行。”袁纮转身按在郑郁肩上,“此次刘仲山虽与我们达成短暂的和睦,但新政过后我与他还是水火不容。世家动不了刘仲山,却能弹劾我。江南世家士绅众多,土地丈量一事需得派有分量的人去,我思来想去便是你。此路怕是凶险,不知你可愿意?”

“学生自为朝廷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郑郁跪地叩首。

袁纮的话很明白,这次新政后,他或许会被世家、宗亲和刘千甫排挤出京,那时朝廷上支持新法的人不能只有刘千甫的人,还得有袁纮的亲信。

那天袁纮留郑郁用膳,两人聊了许久。

待新法颁布,北方有程行礼在万事可靠,而江南则会派郑郁前去,蜀地是袁纮祖籍亲族也多不怕有难度,这也是袁纮事先算好的一步棋。等郑郁从江南回来,也是三年五载后,届时以给事中身份进门下省议政轻而易举。

翌日六月廿十一日骊山议政的宫殿上,刘千甫将提出要改革税法重丈土地。一语激起千层浪,众多世家官员都不肯,谁家的地能干净,慢慢扩慢慢扩的,就扩的无影无边了。

德元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众多官员吵来吵去不知在想什么,但诸人也都习惯皇帝这样。骊山宫殿有水车布水,自屋顶而下,殿内所用坐具皆是玉石,凉爽无比。

工部尚书裴霖虽是刘千甫举荐,可他到底还是世家子弟,他坚持:“刘相公,推新法革旧法,完全不可行。朝中谁的职田土地不是由陛下亲封,你此举可是疑陛下?江南水患并非我等推行新政就可解决的,根本问题则是水利以及灾民。”

工部管水利、职田、屯田之事,他这一出口身后诸多世家宗亲官员纷纷响应。

刘千甫道:“灾民流乱无田可耕,国库要不了三年五载就只剩砖底,难道这是诸位愿意看见的?”

左千牛大将军是温宗皇帝第十三子的孙子,他是皇室宗亲,怒道:“刘相公新法推陈,重丈土地需耗费国库以及人力,现下江南大患,国库又要拨钱,现在又有多少钱去干这件事?”

左千牛大将军掌皇帝近侍,他开口也代表禁军里的世家和宗亲不愿意,千牛卫里都是宗亲与高官世族子弟。若非当年刘从祁回长安时过了年龄,刘千甫必定把他送进千牛卫。

“如今已是六月底,秋收近在眼前,京中百官都要发放禄米。可江南水患怕是无米可收,灾民流乱需要国库赈灾,且不说洛阳周边的郑州等地也遭受水灾。”郑郁站出文官之列,说,“就算从粮仓调粮发放,那日后呢?赈灾能解一时灾民,可能解一世?百姓无田可耕,便成流民。而剩余耕种的百姓则要承担远超自身的赋税,时日一久也就弃田而去。国库无钱无粮,如何养天下百姓与戌边的将士?”

“北阳王也同意了?”秘书少监林广说道。

他为太祖皇帝曾孙的幼子,皇室宗亲,未及四十,相貌威严。

他们不敢与刘千甫明面上对着来,可想拿捏一个郑郁还是轻而易举。

郑郁答道:“北阳王为朝臣,与陛下一样以江山社稷为重,自然同意新法。此法乃是解我大雍眼下土地问题的一项新举,推行得当功于千秋万代,福泽万民。”

林广冷笑道:“怎么?不同意就是视江山社稷如无物了?新法推行,户部就要拿钱,工部出力。”随后朝孙正问道:“孙尚书,国库去了赈灾钱及军饷,还有几个钱?”

孙正答道:“启奏陛下,除了这些国库现有余钱一亿一千二百万。”

这时司农寺卿说:“陛下,据太仓署的人来报,长安周边粮仓加一起的粮食不足三百万石。更莫说这郑州水患,要从含嘉仓运粮。陛下,马上便要入冬,这江南地区的粮食和税怕是收不足往年啊!”

严明楼淡淡道:“新法为百姓固然可行,可如今这局面怕是不行吧?国库无钱无粮,更莫说就算推行下去,这官员一层一层的扣下,到得朝廷又有多少?流民动乱才是眼前根本。”

“治病方得治本才是。”郑郁说,“流民就算赈灾好,可他们已逃离故乡,回去之后田还是那块荒田,更何况秋收之后又要交税。不如就在此时将新法推行下去,将百姓安抚下来。”

严明楼又要开口时,德元帝终于受不了,说:“诸位爱卿别吵了,此事还需慢慢商议。且看江南水患后预估下能有多少粮食,再者命各地州县重视水利防护。退朝。”

殿中的官员吵了两个时辰,还从长安赶来议政,此刻还是被德元帝一句慢慢商议给推了回去。郑郁现在还领着侍御史的官职,最近这几日鸿胪寺的事少,他也就回了长安御史台。

郑郁才在殿院坐下喝了两口茶,郑郁就见御史中丞王安齐走过来。起身做礼,问道:“王中丞何事?”

“骊山殿中,怎么不见袁相开口?”王安齐笼袖问道。

郑郁想了想,说:“袁相公真的开口,怕也是与我一样的。”

回答滴水不漏,王安齐出身世家,他背后乃是寿阳王氏。

王安齐颔首,随后在他身边坐下,笑着说:“砚卿,你前途无量,何必搅这趟浑水,其实你若不表态这件事,袁相和刘相这等人物也会事情办好。”

世家与宗亲吵闹的点只在于为何推行,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员,他们也需要支持,当然更多的则是不希望新贵支持这件事情。

譬如北阳王之子的郑郁。

“为民谋事怎是难事呢?”郑郁话语轻声地推回去,“王中丞居高官位,自幼熟读百书,通晓人伦,想也是位为圣上和百姓着想的人。若是圣上将新法推行下去,王中丞心里会欢喜吧?”

王安齐心道好险的语言,他让郑郁别瞎掺和,有袁纮和刘千甫那俩宰相在,世家和宗亲总能找到错处弹劾回去。可没想到郑郁如此坚持,还直言新法必行,到时要是圣上都同意了,他还不高兴,那不是吃撑了拿着脑袋玩吗?

王安齐怕被套话,闲聊两句后就离开了。

骊山殿上的重修税法事一说开,朝野上下顿时炸开了锅。各地世家与宗亲官员纷纷上书,直言不可。一时御史台与政事堂忙的不可开交,互相弹劾的折子如雪花似的飞入御史台。

而德元帝只想避暑,并不想看这些烦心事,只把事情全放给政事堂与御史台。

这日才用过早膳不久,郑郁正在看大雍历年的土地数与粮食产量,没多久就有内侍前来,越过殿内其他侍御史后,朝他说道:“郑御史,圣人传召骊山。请。”

郑郁知晓德元帝的考验来了,骑马随内侍去了骊山。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三魂七魄归位落在荒年崽崽很闲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这个修仙过于日常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寻找轮回的你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哇!女总裁是皇帝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诱梦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穿越三国:姐妹同心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悍女麴凰驭龙婿折红鸾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姝宠表妹不欲攀高枝穿时空的女将军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横空出世的娇帝君谬接瑶华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