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

24. 第 24 章(第1/3页)

《宝安公主的日常生活》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张家宅子不大,两个小孩走了一会就看完了,又回了房中。不过卓氏不在,说是去忙了。

张家不像郡王府邸奴仆成群,家中人人都有事要做,卓氏也不可能一直守在她们身边,且赵浅予身边还跟着奶娘和婢子,卓氏自然是放心的。

奶娘便带着她们去见了张武和赵宗实。

他们在偏厅里赏画作诗,见两个孩子进门,张武笑着朝她们招手:“去听文绣娘讲课了?”

人在张家,她们去到哪里都有人跟他们说的。

到底只是两个孩子,再有奶娘和婢子跟着,张家也不敢撒手不管的。

张英之前从不曾去听文绣娘讲课,甚至连靠近都不愿意,今天竟然会主动带着小客人去听文绣娘讲课了,张武听见时还楞了一会。

他跟张英语重心长谈过两次,张英是个乖巧听话的,但唯独在学习这些时十分抵触。

宋朝经济繁荣,绣房、雇婢等大量的地方需要女性的参与,女儿家也能为家中增加收入,不止是家庭的附庸,因此许多家中对生女儿并不苦恼,虽然比不上家中男丁,但对女儿也算看重。

像宫中那样连一个男丁都没有的少之又少。

但那是普通人家,张家培养女儿当然不是为了等她们长大出门去工作增加家中收入的。张武以后要下场科举,走仕途,他的女儿们在才学上自然也有要求。

不然别人一说起别的官员家中小娘子们擅文做诗的,说到他家时说张家的小娘子们连女红都做不好,不仅张武丢脸,张英两个小娘子也会跟着丢脸。

张武觉得,他都是为了女儿们好。

张英一见到张武就局促起来,正要朝他走过去,又想起自己的“小客人”来,连忙转过身,见赵浅予正费劲的爬着门槛,张英

连忙扶着人,紧紧的看着人:“妹妹。”

赵浅予刚过了周岁,现在走路倒是稳当了,但面对高高的门槛还是被拦了下来,她还不服输,不让奶娘抱她过去,非要自己来,好一会都翻不过去。

对张英的热心倒是没有拒绝,一个大一些的孩子颤颤巍巍的拉着另一个更小一些的孩子,谢奶娘和栀月看得心都跟着发紧,时刻准备着接住人。

好在最后赵浅予跨了过去,奶娘两个这才放下心。

赵浅予拉着张英跑过去,仰着小脸看着他们,朝张武咿呀两声算打招呼。

张武看着和气,一副好说话的模样,张英的局促少了些,胆子大了起来,主动给张武说起她带小客人去看了看长姐。

并不是带小客人去听文绣娘讲课的。

赵浅予点着小脑袋给张英作证。她平时只见到父母兄姐,外人都很少看到,头一回到别人家做客,见到别人家中的小孩。天性使然,反正她现在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好奇有趣。

张武不动声色的看了张英一眼,这时候的张英没有了平时不善言辞的模样,侃侃而谈,看着十分伶俐。

张武又朝赵浅予看过去,听着张英的叙述,赵浅予像是能听懂一般,不时点着小脑袋,一副“对对对,就是这个样子”的模样。张武心中不由得升起疑惑:刚过周岁的小孩都这样聪明了吗?他不由得回忆起长子和两个女儿这般大时的模样来。

最后还是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赵宗实这几个好友中,虽然都有共同的特征,对家庭看重,但不是每一个都能陪在儿女身边,亲眼见证他们一日日的变化。

白居士是因为白家小娘子太过闹腾,这才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白家小娘子身上。赵举人长期寄情山水,在各地游历,妻儿并不在身边,自然是看不到的;张秀才勤奋苦读,一心为参加解试准备,家中里外、养育子女由张家父母、卓氏操持,张家人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但张武却是看不到这些变化的。

张武羡慕的看了好友赵宗实一眼,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张武没说什么。张英说完,张武见赵浅予目光频频朝桌上写的诗觑上几眼,还故作不经意的模样,心下觉得好笑,当着好友的面,也不好逗一逗,大方的摆了摆手:“你们去看吧。”

赵浅予眼一亮,拉着张英跑了过去,围在桌上朝着那诗指指点点起来。不知道的,还当她是一方大儒呢。

张武这才同赵宗实说起:“原来你早知道你家这位小娘子有些不同之处的。”

难怪当日非要他亲自同赵家小娘子邀约一回才行,这样的“小人精”,的确不该怠慢了的。

而且这赵家小娘子这般小就对诗啊词啊有兴趣,都不用语重心长的叮嘱几句,一看就是个好学的,以后也定然是个才女,赵兄有福啊。

赵宗实朝赵浅予看了眼,不好实话实讲的告诉张武,他们赵家的小娘子喜欢看这些并不是出于对诗词歌赋的喜爱。

赵宗实一开始也以为这个女儿是个“好学”的,常常在他看书写字的时候睁着大眼看着,指着上边的字咿咿呀呀的,赵宗实兴趣来时还半哄着读给她听。

多来几回后赵宗实才知道,赵家小娘子对所有字画书籍都一样。她不是对这些有兴趣,只是因为她年纪小,没有见过这些,就跟喜欢她那些玩具是一样的。

你能说她喜欢玩具以后长大就只会贪图玩乐吗?

自然不是。

所以她喜欢这些书画典籍也不是真心爱之。

赵宗实笑道:“小孩子不懂事,图个新奇罢了。”

张家小娘子都四岁了还是一知半解的,赵浅予刚过周岁的奶娃娃还能真的懂什么诗词歌赋不成?

张武认真说道:“赵兄不能这样想,你看咱们读书人里,虽说大家都读书,但天资有高有低,有的人天资就是出众,自小就跟常人有异,旁人需得勤恳苦读才能理解,他们只读过一两遍就能熟记于心,张口就来。”

张武在拿起书籍开始读书后才领悟了这个道理,以前他总是觉得大家都在读书,只要认真读就行,等真的进了这行后,张武才知道读书里边也有门道。

有些人天生就聪明,在读书上也不用费多少的功夫,是别人拍马也难追的,读一日书胜过普通人读上十天半月的,天生就带着一股“灵”气,在作诗上明显就能感觉到不同,他们做的诗瑰丽璀璨,一字一句都难用辞藻来形容,普通学子绞尽脑汁做出的诗普普通通,言辞充满了“钝感”,就像云彩和泥巴,这就是区别。

时间久了,张武也总结了一点:分辨。

分辨天才和普通人。

那怎么分辨呢?那就是看,像天资好的读书人,他们大部分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超过同龄人的聪颖和天资。

自然晚开窍的也是有的;甚至只要肯上进,也会有大器晚成的一日。

比如屯田员外郎柳三变柳永,自祥符元年进入汴京,二年参加春闱,却屡屡落榜,直到景祐元年,当今官家亲政,特开恩科,是年春闱,柳七与其兄柳三才得以同登进士榜,出任为官,去岁致仕,如今居住在润州。

从少年的自得意高,风流才名,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到暮年及第,二十几载岁月沉沦,若非是心中还有一盏火未灭,恐怕也等不到大器晚成的时候。

赵宗实思考了一会想起了这个人来,摇摇头:“柳大人少年时就有才名,不是你口中的普通人。”

柳三变为什么叫柳三变呢?柳永其实出生在官宦人家,两位兄长也都是进士,换句话说一家人其实都是十分有文采的,柳永幼时聪慧,长到十岁就能写出一篇精辟的《劝学文》来,也是有名的“神童”,十八岁时进京赶考,途中路过杭州,见杭州繁华,歌舞升平,一时沉沦在了锦绣堆里。

少年没有见过这样的风月,没有受住抵抗,原本只打算在杭州逗留几天,却一住就住了两年,把赶考的事给抛之脑后。

之后柳永又在苏州扬州接着玩乐了三两年才赶到汴京,汴京的繁华更胜,柳永更是纸醉金迷,不曾好好温书,结果自然是三次落榜。

官家亲政后,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这才得以考中。柳永在花街柳巷的才名实在太大,读书人们多多少少都有听过他的事。

不过进士及第后的柳永却一改沉沦风月的态度,自任官后兢兢业业,政绩突出,在当地也都多有好评,看模样是一心想要做个好官的。

柳永出任为官的时候赵宗实年岁小,还养在宫中,不曾见过人。

不过赵宗实觉得若是柳永能坚守本心,没有在风花雪月中沉沦,把书本给抛到脑后,一心一意的钻研,未尝不能在年轻时魁甲登高第,早早走上仕途。

张武也是突然想起了这个人,便脱口而出,想了想赵宗实的话,也不由得点点头:“也是,柳大人在官场上虽然大器晚成了些,但也不是普通人,不过像——”

张武顿了顿,正想举例几位少年天才的朝中重臣,比如晏殊晏相公,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四五就考中进士等,突然记起好友赵宗实身份特殊,不便在公众场合中议论朝臣,便住了嘴。

他看向两个围着一副诗说话的两个小娘子,仍是赵家小娘子咿咿呀呀在说,张英虚心听着,年纪小的占了主导,指了指她们二人:“你瞧,谁幼时就有超过同龄人的天资和聪慧不是一清二楚么?”

赵家小娘子面容灵动,眼中神采奕奕,看着就比张英机灵。

丝毫没有因为张英是他的亲生女儿就轻一些评论。

赵宗实还是那句话:“幼时都是做不得数的,有些人天生就沉稳,一时看着不显,但心中什么都明白,等多长几岁就表现出来了。”

赵宗实幼时也是灵动机灵的,如今反倒是不显了。

张武觉得好友太过谦虚了,也不跟他说了,起身走到两个小娘子身边,朝她们问道:“看出什么来了?”

张英看了看张武,不知道该怎么说,赵浅予看了看张英,见她怂了,只得亲自上阵,小手在那诗上指指点点,叽叽咕咕说了一大堆,仰着小脸咿呀两声,问他听懂了没有。

张武哪里能听得懂奶娃娃的语言,赵浅予一点也不认生,张武倒是有了跟小奶娃对话的兴致,逗了逗她:“可是说这诗作得不错?”

赵浅予一愣,蹙起了小眉头,认真想了想,觉得他这话好像也没有问题,重重点了点小脑袋。

嗯,不错不错。

她仰着小脸,眼中很是期待。

谁知张武又问了句:“那你觉得哪一句最好?”

这下可把赵浅予给问住了,她刚过周岁,连大字都认不得一个,连话都说不明白,哪里能看明白一首诗好不好了。

故意为难小孩呢。

赵浅予本来以为张武只是长得魁梧了些,但内里性子还是很实诚的,憨厚的,是一个认真读书的老实人,哪里知道他还有这一面呢,实在坏得很。

真真是人不可貌相,世风日下!

把小孩逗得气鼓鼓的,张武也见好就收,同赵宗实玩笑:“干脆把你家小娘子放在张家养些日子好了。”

张家许久没有这么有趣的小孩了,相信父母跟赵家小娘子多待一会也会开怀舒心的。

赵宗实暼了他一眼:“你想得倒是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折红鸾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哇!女总裁是皇帝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诱梦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这个修仙过于日常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三魂七魄归位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姝宠快穿王牌系统生崽手册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离人终成相思意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落在荒年崽崽很闲表妹不欲攀高枝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谬接瑶华枝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悍女麴凰驭龙婿我靠好运壮大家族寻找轮回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