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别说这些了,我早就想问,你没有发现好像一直有人在看着你吗?”段茫压低声音问完后,有些紧张地看着宋知意。
但宋知意却一脸无所谓的模样,仿若方才没听到的样子,给段茫倒了杯酒,才道:“没事,不用管他。”
“这么自信?你是早有对策了?”段茫讶异,他记得之前去南疆时,面对跟踪他们二人的杀手,宋知意可是想了一连串的法子要把那人调出来,怎么这会儿这么淡然。
“没有啊,”宋知意又夹了一筷子菜到段茫碗里,道:“尝尝这家的霸府羊杂,出了太原府可就吃不到了。”
段茫越发感觉奇怪了,宋知意从前可是相当谨慎的,但怎么一年多不见,变得比他还要心大。宋知意似乎是瞧出了他的疑惑,又补了一句,道:“别担心,我现在也算是个朝廷命官了,虽然官不大,但旁人也不会轻易对我出手的,保命没问题。”
段茫有些狐疑地吃下了羊杂。
段茫本是怀疑宋知意的话的,因为这道在暗中窥视宋知意的目光直到他们吃完饭走出茶馆都没有离开的意思,甚至在第二天的旅途中也能隐隐察觉到。不过倒确实如宋知意所说,此人虽一直跟踪宋知意,但也并未有要对他出手的意思,段茫也就不再管了。
去往丹山县的行程倒是一路顺遂,没有像去南疆那般波折频发。二人边赶路边沿途游览各异的风土人情,也长了不少见识。
……
两个月后,二人如期抵达了丹山县。丹山县县衙的人一早便算准了宋知意要来的日子,一大早县尉和县丞都来到了城门口迎接宋知意,县尉柳志比宋知意年长许多,是北关当地人,主管一县捕盗、治安事,而县丞杭觅阳则是二十来岁,他从前也是在国子监修读的举人,但在会试上却一直不得中榜,便选择了历事后直接外放为官。
宋知意年龄虽小,但他们二人对宋知意十分敬重客气。这里离京城远,他们自然也不知殿试之后京城中关于宋知意满天飞的传言,只知他是京城来的进士,父亲是当朝大官。
宋知意进了城后便开始环顾四周的街道,现在明明是上午,可这街市上只有稀稀落落几人,比之他曾见过的玉双县可谓是萧条。路两旁的房屋甚是陈旧,一看便知是经年未修缮过。
宋知意提出了自己的疑惑,道:“怎么不见百姓在街市上活动?丹山县应该没有被战事波及吧?”
柳志回答道:“宋知县有所不知,丹山县人口本就不多,是北关所有县中人所少的一县。加之丹山县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当地百姓多是靠牧牛牧羊为生,现在已入夏,丹山上留下的丹河也有水流,正是一年中水草最丰的时节,大家都去看顾自家的牛羊了,所以城中人少。”
“原是如此,”宋知意点头,对杭觅阳道:“杭县丞,劳烦你一会儿到了县衙取一份丹山县的县志给我,还有丹山县各村的基本情况,我也需要一份。”
杭觅阳道:“是,知道您要来,下官前几日就准备好了。”
宋知意夸赞道:“甚好。”
杭觅阳受到鼓舞,又积极道:“还有一事,凉州府衙前日差人来送信,说是各县知县都已经陆续到达,沈知府要于本月廿八请各位知县去一趟府衙,也就是七日后。”
“我知道了,”宋知意略略一算,道:“凉州府衙在丹山县以北百里,不知两日时间够不够赶到?”
杭觅阳回答:“足够了,下官曾去过一次,若是骑马,一日半就能到。”
县衙很快就到了,宋知意将告身和官照取出验明,便算正式上任了。有百姓来报官说自家牛被偷了,县尉柳志便先去处理了,由杭觅阳带着宋知意去了县衙后边的知县居所。他热情介绍道:“宋知县,这两进小院外院和内院的下官已经差人收拾好了,您和您友人二人住是足够宽敞的,若是还有仆役,也可住得下。”
宋知意大致看了一下小院,虽是陈旧,但也还算是干净整洁。方才他从县衙一路走过,里面有不少衙差小吏正在办事,见新知县来了,都停下手中的活向他行礼。虽说经过丹山县的人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苦瘠甲天下”,但这里的县衙看起来还能正常运转,就这点看来,还是比玉双县要强的。
再看一眼,宋知意又觉得不对,问杭觅阳道:“这院里无井口打水吗?”
杭觅阳摇头,道:“丹山县这一块取水都是依靠丹山上流下的丹河水,因为此地的井要么挖不出水,要么人喝了会得病,所以一般有井水也都是给牲畜喝。每日清晨都会有人运水到县衙来,您若要取水,可以用西北角那处的大缸里的水。”
“靠丹河水,”宋知意想到方才县尉说的话,又问道:“若是到了冬季,丹河结冰该如何呢?”
“百姓一般都会备下好几个这样的大水缸,在丹河断流前就把缸装满以备冬日饮用,除此之外,就是收集雪水了。”
宋知意听了,心中感叹丹山县百姓生活不易。杭觅阳说到此,也是叹息道:“也是因此,每至冬季临近,就有不少百姓要偷偷向南迁,冬日难捱,所以先前的郭知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时间长了,有些百姓一去不复返,生活在丹山县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宋知意心中叹气,这情况还真是棘手,不过他并未把这种情绪表现在面上,只拍了拍杭觅阳的肩,道:“行,我知道了,你先去忙你的,我先把东西收拾了便来县衙后堂看县志。”
待杭觅阳走后,宋知意一下就卸了身上的劲,方才为了拿出新官上任的气派,可是铆足了劲,不敢在未来的两位同事面前露怯。现在人走了,总算能松快松快了。他把行囊往院中的石桌一放,坐下歇气道:“这儿的条件比我想的还要恶劣啊。段剑士,你要住哪间房,你先选吧。”
“我都行,你安排吧,”段茫已走到方才杭觅阳所指的大水缸面前,用水瓢舀一了一瓢痛饮而下,喝完满足感叹道:“这儿的水还怪甜的。”
“你悠着点喝吧,冬天就没得喝咯。”宋知意伸了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便又拿起行囊往房里去了,一会儿还得去把丹山县的大致情况都过一遍,得赶紧收拾收拾了。他边拿钥匙开锁边对段茫道:“你住我隔壁那间吧,这样夜里有什么动静也好有个照应。还有,这水不是我们自己打的,还要劳尝尽天下草药的段剑士多费心了。”
……
宋知意要看的东西杭觅阳很快就给送过来了,丹山县的县志倒是比玉双县厚多了,宋知意一直研究到深夜,才绘制出一副简略的地图来。又根据地图,圈定好了一个典型的丹山县村庄,打算明日处理完县衙的事后便去看看。
翌日,宋知意起了个大早,想着将县衙内堆积的事务简单处理后赶紧去村庄看看。根据他先前跟黄筠做事的经验,一般要到午后才能腾出空闲时间来去县衙外头。可这丹山县县衙的事情却比他想象中的少,一来是百姓都在忙着放牧,无大事便很少上县衙来,二来是丹山县县衙的人手实在是要比玉双县的完备太多,很多事他只需给个大概方向,就能交由衙中的差吏办了,不用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
且因为有之前历事的经验,宋知意所交待之事都是差役们力所能及能办好的,这一下处理事务的效率又高了许多。差役们昨日见这位新知县是个年轻小伙,又是京城来的,还以为他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估计需要不少时间磨合适应,可没想到新知县对县衙的办事流程很是熟悉,上手也很快,他们心中不仅暗暗叹服。
宋知意并不知他们心中所想,在处理完今日事务后,便把还在床上的段茫挖起,道:“段剑士,起床了,该出门了。”
段茫这段日子都在赶路,昨晚终于能好好睡上一个安稳觉,朦胧间见宋知意竟然已经穿戴整齐站在床边,感叹道:“你精神也太好了吧。”
今日宋知意要去的村庄叫元古村,待他托着段茫赶到时,已经是辰时半了,村民们已经干完了一轮的活。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晾了一地的牛粪,丹山县树木少,也无柴可砍,当地人都是用牛粪来代替柴木生活做饭的,亦或是用牛粪糊墙,用来抵挡冬天的大风。
宋知意走了一圈,发现这儿的百姓都很是忙碌,要么是在晾牛粪,要么是在赶着家中的牛羊去放牧,他和段茫正想找地坐坐休息下,等百姓闲下来后去找他们搭话,身后却传来一声呼唤,宋知意回头,只见一个腿上绑着木板的大爷,正坐在自家院子中的小板凳上,朝自己和段茫挥手。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庶子科举日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