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生活日常》最新章节。
“姐姐,推出什么新吃食?”
柏哥儿只想跟姐姐说话,一听有新吃食,赶紧松开黄老爷子的手,走到黄芪跟前,拽着黄芪的衣角,眼睛布灵布灵的盯着黄芪,仿佛此时黄芪就是柏哥儿的全世界。
黄芪低下头,看着瞳孔中映着自己的影子的柏哥儿,张了张嘴想大说特说,突然想到家里的菜,脱口而出的话差点儿咬到舌头。
黄芪:“……”
黄老爷子看了看天空中飞扬的雪花,开口道:“芪娘有什么想法?”
下雪了,天气会越来越冷。再过一段时间,等到运河里结冰了之后,码头上没有活计,码头上的工人们也就会窝在家里猫冬,不再出门。
到时,铺子里的客人也就只有附近的百姓。
听到黄芪刚刚的话,黄婶跟黄老太太还有曹氏也出来了,都在盯着黄芪。黄琏跟耀哥也从刚刚谈论的话题中醒转过来,直勾勾的盯着黄芪。
除了还在前边铺子里招待客人的黄伯。
黄芪:“……”
她想说:“我们可以卖火锅。”然而,她们家地窖里屯着的菜只有白菜和胡萝卜,铺子里屯着的菜只有各种各样的野菜干。
她想说:“我们可以卖烧烤。”然而,她们家只有白菜、胡萝卜跟野菜干。
她想说:“我们可以卖……”
她想着自己以前吃过的那么多东西,那么多美食,那么多……数不过来的那么多!
火锅、烧烤、冰阔乐……斯哈……
然而,她家只有白菜、胡萝卜跟野菜干,充其量加上骨头汤!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芪看了看院子里注视着自己的众人,不动声色的咽了咽口水,油然而生出了些许隐秘的自豪之情。
——就像是她们家大米管饱,而隔壁的小偷家却几乎揭不开锅一样。
——更像是寒冬凛冽的季节,她们家已经围坐在炕头上,吃着铁锅炖大鹅,突然得知,隔壁小偷家正在为了从她们家置换了一点大米填饱肚子,而高兴不已那样!
嗯?铁锅炖大鹅?好像也不是不能?
黄芪嘴角上扬,即将脱口而出的刹那,她看到了赵二狗的媳妇曹氏。
……是她想多了,她的包子铺怎么配的上铁锅炖大鹅这么豪横的硬菜!
就他们包子铺的客人,那恨不能一个钱掰两半花的那俭省性子,怎么可能吃得起?就他们家也是吃不起的。
如果她们家的包子铺,真的推出来了铁锅炖大鹅,那何尝又不是另一种版本的“何不食肉糜”。
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们家没有大鹅,也没有钱去买大鹅。
刹那间,黄芪心中溢满了沮丧,这日子过的是真的难啊!
她心中刚刚升起的那点点隐秘自豪之情,那不伦不类、不甚恰当的类比,被残酷的现实击碎成一地鸡毛,随风四散,再也拾捡不回来。
黄芪对着院子里的众人,强扯着嘴角笑了笑,努力的抬起头,看着天空中飘荡下来的几乎要迷花人眼的纷纷扬扬的雪花,任由雪花落进眼里,不敢闭眼。
在这一刻,黄芪竟有些埋怨那个曾十六年苦读的自己,一朝来到这里,一无是处。
“芪娘?”黄琏看着抬着头迟迟没有动作的黄芪,也跟着抬起头看了看,并没有看到什么,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了?”
是他的错觉吗?他怎么仿佛从飞舞的雪花中看到芪娘的眼角有晶莹落下。
黄琏低头看了看地面,并无任何异常,果然是他的错觉。
同一时间,柏哥儿仿佛是感觉到了什么,不安的抬头看向黄芪:“姐姐。”抬头的刹那,柏哥儿觉得有什么滴在了自己的额头之上。
黄琏的话惊醒了黄芪,她收起了低落无奈的心情,恢复正常,还伸手牵住了柏哥儿准备摸向自己额头的手。
“对于有什么新吃食,我一时也没有想好,咱们家就现在这些东西,可以先试卖一下面条。”黄芪说着就看向曹氏,“我看这雪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嫂子不妨先回家去,别等会儿雪大了,路上不好走。”
黄老太太:“哎,芪娘说的对,这雪越下越大了,看着也没有要停的迹象,二狗家的,你赶紧回家。”
曹氏从刚刚开始下雪就心中有些焦急,刚刚在倒座里听到黄芪说要推出新吃食,才强自按耐下急迫的心情。
这会儿,小东家跟老太太都开口让她先回去,顿时松了口气,打算离开。
黄老爷子看了看天色,看向曹氏道:“二狗家的,你先别急着离开,二狗一会儿应该就忙完了,你俩一起走。”
黄芪也看向曹氏:“这雪不知道会下多久,不过,下完雪后,河里肯定会结冰。到时赵大哥估计就不会再过来了,嫂子你也安安生生的跟赵大哥待在家里,等到赵大哥来码头上上工的时候再过来。这样嫂子家里放心,我跟奶还有黄婶她们也不用担心嫂子路上的安全。”
曹氏差点儿脱口而出,她不怕。贫家百姓,谁会怕路难走?
然而看着冒雪而来的自家男人,以及这一院子里的人,曹氏瞬间明白,下雪了,河里结冰了,不只自家男人没了活计,包子铺里也没了许多的客人,也就不缺人手了。
想通了的曹氏笑着应下了黄芪的话。
她是很想给家里攒下银子,可这年头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她们家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仁厚的东家,不能不知感恩,不识好赖话。
眼见着雪越下越大,雪花像芦絮似的飞舞着从天际倾泻而下,地上很快白茫茫一片,曹氏跟赵二狗匆匆告别,深一脚浅一脚的归家了。
铺子里虽然还有客人,但显见着不会再忙了。
众人一下子闲了起来,一时都有些不适应。
黄琏跟耀哥在后边帮不上什么忙,对于包子铺的生意更是一窍不通,两人于是主动带着柏哥儿去铺子里把黄伯给换了过来。
黄伯过来之后,听黄老爷子说了刚刚黄芪提的试卖面条的事,点了点头,表示可以试一试。
“不过,我们也不能把包子扔了,毕竟有人还是喜欢吃包子的。”
听到黄伯的话,众人点了点头。
坐在倒座门口,透过一片一片又一片的雪花,看着雾气蒸腾的灶房,黄芪突然开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一下馄饨?”
黄老爷子坐在门口的另一侧,点了点头,“有什么不行的?即使不成,咱家人多,也吃的完。”
黄伯跟黄婶还有黄老太太都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
黄芪坐了没一会儿就起身去帮黄伯还有黄老太太洗菜,黄婶照旧在和着面,黄老爷子则是去了他的地盘——灶房。
现在还不到平日里打烊的时间,铺子里虽说没有往日里那么多的客人了,不是很忙,可灶上的火还是不能熄。不然,笼屉里的包子很快就凉了。
雪天客人少,黄芪等人减少了第二天的备货量,早早的就准备好了物料。
只是到了往日里打烊的时间,铺子里的包子到底还是没有卖完。
看着灶上剩下的整整三屉包子,黄老爷子笑着道:“这下正好,省得再做晚饭了,我们早点儿吃完也好早点儿回去休息。”
黄婶:“可……”
黄芪:“这下明早也可以睡个好觉了,估摸着这些包子也够咱们明天的早饭。”
黄老太太:“翠姑,可什么?这可是老黄调的馅,这下咱们可以一次吃个饱,多好!”
虽说时间还早,远没有到往日里黑天的时候,但大雪纷飞的时候,天空总是显得暗沉沉的。
早在前几日,黄伯就把原先她们在码头上摆摊的时候,做的那个熬煮骨头汤陶泥炉子放在了铺子里隔断墙前的空地上,依旧煮着骨头汤。
因此,铺子里虽说并不是多暖和,却也不多冷。
打完烊,关好门,众人围坐在铺子里的长条桌旁,就着骨头汤,津津有味的吃着剩下包子。虽有对明天生意的担心,却也不会愁上眉头。
——只因,温暖、饱腹,均已满足,仅此而已。
吃过饭,黄伯让众人都回去休息,只留下他一人睡在铺子里的隔断,守夜。
雪天,倒座阴寒,晚上再睡在那里太冷了。隔断又太小,虽说铺子里的炉子可以一直烧着,却也睡不下两个人。
黄芪跟着众人离开之前,余光瞥见炉子,突然想起来,密闭空间烧炭会一氧化碳中毒这件事。她看了看炉子里填的柴火,也不清楚会不会产生一氧化碳,可万一……
黄芪:“黄伯,我忘记了从那本书上看到的了,说是住在烧火的屋子里一定要给窗户留条缝,不然会把人闷死,你晚上——”
黄伯:“姑娘放心,我也听说过这事,我晚上睡觉会把门留一条缝的。”
黄芪这才放下心来,跟着众人一起回家。
路上黄琏还问她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他也想看看,被黄芪给糊弄过去了。
牵着柏哥儿跟在黄老爷子等大人的身后,黄芪跟黄琏还有耀哥说着小话,一路顺利的回到家。
“小叔,我的话本子呢?”黄芪突然想起来了谢尚答应的话本子。
要是她没记错的话,小叔早先在铺子说的是,他已经把话本子先放在家里了吧?
黄琏:“芪娘,我觉得这些话本子,还是我先看过一遍之后再给你吧。”他之前就想跟芪娘说这事,结果被芪娘给岔过去了。
万一谢尚看的话本子全都是那……那些不正经的……怎么办?
黄芪不明白:“小叔,你要是想看的话,咱们可以一人一本轮换着看啊?”
作者有话要说:
求个收藏,感谢各位!ps:1还欠9章。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3“何不食肉糜”出自《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23资料均来自度娘。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