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香马》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宛宁公主府。
母子俩鲜少心平气和的,坐在一起说话,宛宁大长公主也极少这样推心置腹,竟显得有几分温馨:
“为人母亲,没能做到不偏不倚,像我这样失败之人,也该有受到惩罚。
那件事,你也听说了吧?”
白豫宗点头,弟弟找他喝酒倾诉,虽然是意料之外,但母亲能这样平心静气的坐下来好好反省,也算因祸得福。
他不想深究,母亲一心认定二弟才是他日后的依靠,所以对他发生何事也不闻不问,置之不理。
等到发生了这样阴差阳错的事情,发现膝下只剩了一个儿子,她才能这样和气的说话。
母子一场,缘深缘浅,他已经学会不去在意。
宛宁大长公主像是终于接受了事实,“这几天,我总试着想从前,发现居然没有值得说道的记忆。
我这一生活得失败,母亲,女儿,妻子,没有一个为人称道之处,对上不敬,对下也不慈,也活该落得这样的下场。
前几日,我去了慎郡王府赔罪,还允诺了,以后宣儿他们夫妻俩单独过日子,再不干涉。
今日天气好,正想着把这点东西归置归置,匀成两份,分给你们兄弟二人,
省得我死了被朝廷收回去,你们俩什么都得不到。
正好你是老大,你先选,选完了剩下那份我让人给宣儿送去。”
“先前我说,你娶谁都行,只除了元嘉。
如今我想通了,宗儿,娶妻是要与你共度一生,应该是你喜欢就行。
往后,我不会干涉,不论是谁做你的妻子,我也只希望日后你们夫妻和乐,一生顺遂。
幼年的遗憾没办法弥补,以后本宫闭门不出,在家吃斋念佛,为我的孩子们祈祷,
也算是我这个当娘的,唯一能做的了。
你以后不要来求见,这是你我母子最后一面,往后本宫谁也不见。”
宛宁大长公主面色还带着苍白,不再是原先嚣张的模样,显得人一下子就衰老许多。
白豫宗也不知如何安慰,除了在皇帝舅舅面前,母亲有过几句温柔关怀,
这声“宗儿”是头一次毫无目的说出口的称呼,他心里居然也有些触动。
听她提到元嘉,却也没做解释,大概她们母子之间,这也就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他沉默片刻,跪下磕了三个头,声音朗朗:“既是母亲所求,儿自然从命,
岁寒添衣,安好勿病......母亲保重,儿子就此别过。”
元嘉知道,朝中之事虽然复杂,理出了头绪,后面也就好办了。
不说暗地里那些探子、暗卫,明面上,她的支持者就不少了。
大越的制度,是类似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为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省,分管民政、军事、财政。
六部分别为户部、兵部、礼部、吏部、工部、刑部,负责处理政事,
各部尚书将拟定的处理办法递交三省,由宰相处理判断后呈报皇上。
皇上看过,将最终处理结果下发到宰相,再一步步实行下去。
元嘉需要做的,主要就是带着琨帝,查看宰相上报的事件,批阅地方官员的奏折。
其余呢,关注民生、军政等日常之事,就不值得单独拎出来说了。
因此,把日常工作整理出了头绪,元嘉也不再整日忙碌,才能提出开发一部分新项目。
毕竟她不忙了能闲着,朝臣们要是也不忙就要给她找事儿了,所以元嘉想着让这些官员都忙起来,
形成良性竞争,有效避免争权夺利,还能为百姓谋求一些利益,想到这里,元嘉又不免想起来现代的各种基础福利。
跟琨帝也随时商议,处处解释教导,毕竟她也不打算一辈子做个摄政公主,
几年后琨帝及冠,转交了权力,她才能继续安稳享乐。
说起来,自从她穿越取代了原身,那时候珖帝的儿子众多,夺嫡期间明争暗斗,
尤其她一跃而上,成了嫡公主,整日殚精竭虑,珖帝还处处抬举,她又不能拒绝,真是处处小心,如履薄冰。
珖帝驾崩,寰帝执政的前两年,要守孝不能享乐,后面那两年,宜安大长公主临终,将宗令之位留给了她,
然后寰帝就开始缠绵病榻。
再然后,琨帝登基,年幼的皇帝,更需要谨慎周全,
可以说她本来想做一个咸鱼公主,却事与愿违,一步一步走上了权力巅峰,也是造化弄人。
元嘉提出的推广义务学堂建设项目,琨帝表现出支持,也感兴趣,两人商议了不少细节。
“我想着,这项目能交给谁,得是有能力,又能克制,不从中贪钱的人才好。
虽然这两日毛遂自荐的人不少,你也看到了,大多都是冲着银行去的,
像这种捞不到油水的事情,负责人也不好找啊。”
脸上带着意气风发的少年皇帝倒是不慌不忙,“我看姑母说的这个义务教育是好事,
朝中大臣谁不是千里当官,只为钱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不慕名利的不好找。
不如将目光放在世家大儒身上。”
元嘉摇头,“这不是一个两个学堂,整个大越都要普及,必然一时半会儿做不出什么成绩,你说的我也考虑过,
只是有名的大儒年纪都不小了,再者,做这个总负责人是需要全国各地奔走查探的,还需要有个好身体。”
琨帝低头沉吟。“礼部尚书俊杰廉悍,倒是看着还行。”
“是啊,何泉亭何大人算得上是两袖清风之人,学堂之事也是礼部尚书分内之职。
可你这新帝登基加开恩科,事务繁多,怕是他一时半会儿没办法周全,倒是不急,可以再等等,
负责人总要选好,后期才能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的初步想法是至少保证每个县有一所学堂,不限男女,会认会写多少个常用字就行。
若是还有余力,就继续学习,若是能力有限,就可以转而学习一门手艺,
像是算账,手工活儿,比如木匠,铁匠,或做个小买卖,走街串巷卖杂货,做豆腐、酿酒、卖吃食等等,
或者练好身手以后从军也行,总不能一直把人禁锢在土地上,土地产出低,农闲时候能有些别的门路也算好事。”
琨帝点头,关于民生他知道的着实不多,虽说不至于问出“何不食肉糜”的话,
却也认知有限,对于百姓生活的担忧和关心,还是因为元嘉早先带他出游见到了许多民生疾苦。
不然若是是让一个从小锦衣玉食的人,掌握了权势就开始为民谋福,那就是痴人说梦。
说到土地产量低,元嘉知道这里已经出现了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
只是没受到什么重视,元嘉先前还在庄子上种了不少,还想着等到种子数量足够的时候,就直接交给寰帝,由他推广下去。
谁知世事变幻,还没来得及,皇帝就换了人。
不过掌权的换成了她自己,倒是更方便吩咐人手。
想到这里,元嘉跟琨帝商量,正好今日没什么政务,索性召集人,
去她那庄子上看一看那堆积如山的土豆红薯,也正好赶上春耕。
随即,京城百姓就发现许多大官都坐车往城外去,还有闲人专门守在城门,挨个数出城的官员,猜测发生什么大事的。
左相右相、中书省长官,户部尚书、侍郎,工部尚书、侍郎等等。
小说推荐:《在反派出生前(快穿)》《仗剑独行斩鬼神》《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破云2吞海》《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星月书吧】《晋末长剑》【四九看书】《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姜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