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珖帝道:“是啊,明松师傅也不错,是明堂的师弟,不过有机会,你还是应当去拜访一下明堂大师。朕知道,一直有不少人质疑你的公主之位,你心里想必也有疑惑,有些惶恐,如今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便早日告诉你,省得你自己瞎猜。”
元嘉内心震惊:【!!!】
“明堂大师虽然年轻,却精通佛法,还多年研习命理星相,因此大师所言自有一番道理。天外来客,大越福安,朕以为,必是武功高强之人,开始也怀疑过是否找错了人,后来也不是没有试过,前年的洪灾,朕知道宛宁先前公然表示对你并无好感,想必你也听说了?朕知道,却故意没有训斥于她,否则后来她也不敢在宫宴上放肆。也是因为宛宁之过,西北一向干旱,却在当月爆发洪灾。再往后这两年,看下来,朕愿意相信大师所言,你的安危喜乐,当真与这江山息息相关,朕只希望你的到来,可以延续大越江山,你或许没注意,从朕将你册封以来,天灾人祸都不如两年前频繁,几近于无。所以,以后不必战战兢兢,你可以活得潇洒恣意,这话,我驾崩之前,也会与你四哥说清楚,不用怕,你只好好保佑大越,朕就别无所求了。”
她心里想,不愧是一国之君,看出她内心的惊慌,也不免有些感动。
原来不是所有大师都是弄虚作假,人家都是有真有假,似真似假。
天外来客,倒也算是贴切。
素来有些幸运她承认,但她的安危喜乐能控制自然灾害,这就牵强了,只能说是巧合吧。
话说,难道真的有人能看得出来她不是原身?穿越这种奇事是一般人能接受的?
元嘉心里感叹,面上保持感动之色,道:“父皇会长命百岁的,若我真有那样的本事,自然拼尽全力。父皇此番精心筹谋,为我打算未来...怕是我能力不够...”
珖帝含笑,“相信你自己,还有大师的预言。若果真生灵涂炭,家破人亡,朕有何颜面去见先祖和历代帝王?好了,快擦擦,妆都花了。”
珖帝继续道,“该说的,朕这几日会慢慢说与你,元嘉,这大越江山,朕,就托付给你了。”
回府的马车上,夏日的晚风温柔,元嘉精致的眼眸微阖,背靠车壁。
大概,她注定是劳心劳力命。
七月流火。
元嘉一身公主服制,端正跪在殿前,她左前方还有一个垫子,那是刚被人叫出去的太子李承逸的位置,说有大臣暑热晕倒,需要他去看看。
身后,左边是两个皇兄,卢郡王,齐郡王,右边是两个没怎么打交道的皇姐。
柔嘉公主、禾嘉公主,这个时候就看出嫡庶之分了,两个庶出姐姐虽然年长,却只能跪在元嘉稍后一点的位置。后边,就是一众弟妹。
几个皇嫂,堂兄弟姐妹都在外殿了。
长辈是无需跪拜的,比如郑亲王,和几个叔伯辈的王叔,王婶,在东西侧殿,设了专门的座位,还有几个重臣,比如历经三朝的傅老大人,太医也随时候着,毕竟年纪都大了。
元嘉面上带着伤心,心里却思考,珖帝身体之前还说有所好转,怎么突然就驾崩了?
虽然心里慢慢做好了准备,还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她即将担起一份沉重的责任。
说到底也不算突然,在意的人都是一一告别过的,也都叮嘱好,新帝地位稳固,只是交代好后事,病情才每况愈下。
终究是她亲眼看到人在眼前咽气的,也不得不放下疑惑。
虽然她这样想,只是还有人心有怀疑,并未多言,只预备暗中查访。
有个身影晃动,眼神往右一瞥,元嘉看过去,“大姐姐脸色怎么这样苍白,这都七八个月了吧?还是先起来歇歇。”
宫里的几个公主,处境其实都差不多,珖帝喜欢的时候如同小猫小狗一样逗逗,其他时候都是漠不关心,在宫里如同影子一般慢慢长大。
她如果不是种种巧合,说不准也差不多,被人利用的棋子,笼中雀一般,任人宰割,不得自由。
殿内女眷都是抽泣,声音不大,身边几个人都能听到,闻言都看过去,果真,柔嘉公主脸色惨白,身形不稳,看着弱不禁风。
禾嘉公主也早就想说,只是不如元嘉有底气,不敢贸然开口,如今有人起头,姐妹两个几乎相依为命长大,自然是要附和的,“大姐姐的身孕如今也七个多月了,白天守孝,晚上回去还要照顾莹儿,如此日夜劳累,身体怎么受得了?还是听三妹妹的话,去西侧殿歇歇,叫了太医看看,也好让众人放心,你是父皇的女儿,父皇必然也会体谅的。”
架不住众人劝,宫女扶着柔嘉公主踉跄起身,去往西侧殿。
元嘉的左侧是卢郡王李承达,声音带着沙哑,心里酸涩,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不算是孝子,却也没想过让父皇这样就走了。
五弟说父皇身体不好,他一向知道胡顺毅的脾气,只是想把他带到父皇跟前,试探一下,哪里知道父皇一下就气病了,还有那该死的白虎,怎么突然就发起疯来?
李承达才知道,哪怕父皇对几个孩子有偏有向,到底是个父亲,他那样不顾手足之情,难怪父皇会那般生气。
可是怒极伤身,加上国事繁忙,北边又不安定,想来是诸多因素,才致使父皇驾崩,归根结底,是他不孝......
这等小事暂且不提。
天实在是热,纵然有冰,也赶不上融化的速度,只能停灵二十一天,匆匆下葬。
皇帝驾崩后,国不可一日无君,新皇守孝皆是以日代月,二十七天后登基为新皇。
其余子女守孝三年,若先皇无遗旨,孝期过后,其余子女方可册封或是加封。
珖帝得位源于巧合,没有多少雄才大略,治国能力也是勉勉强强,当政期间最值得提的,大概就是宠幸梁贵妃,纵容整个梁家仗着一个贵妃横行霸道。
众臣无所期待,只求新皇公正清明,别再一人得宠,鸡犬升天就是万幸。
虽说新旧权柄更替,皇朝多年,勉强也算太平盛世,花团锦簇下的明争暗斗倒也罢了,表面上还是顺顺利利。
大行皇帝的丧仪亦为国丧,举国致哀,凡宗室勋贵、命妇妃嫔、公主皇子皆要每日朝夕两次举哀哭灵,从停灵之日起至下葬后才能居家守孝,一年内全国上下,庶民百姓均不得嫁娶作乐,诸部和藩国也得派遣使者前来祭奠。
先皇子女自是需要守孝三年,孙辈除承重孙皆为一年。
一个月后,太子李承逸在朝臣山呼万岁的声音中继位,新帝后文称寰帝。
当日颁布诸多圣旨,加封诸皇子,赏赐重臣宗亲。
首先宣读先皇遗旨,加封元嘉公主为安国元嘉长公主,赐其铲除奸佞、拨正朝纲之权。
底下的朝臣内心思绪万千,但是没人敢提出意见。
毕竟这是先皇遗旨,君臣尊卑还是有的,有些大臣想到,即使元嘉长公主意图染指朝政,只要朝堂安稳,皇上一心为国,一个长公主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当然,如果他们知道先皇将手中暗卫一分为二,给了元嘉长公主一半,大概就不会如此安静了。
随后,一道道圣旨紧随其后。
而后封太子林氏书妍为正宫皇后,居坤德宫。
封嫡长子李时邗为太子,居东宫。
追封林家已故大老爷为承恩公,封林家三公子为承恩侯,赐国公府。
几个皇子分别封了爵位,二皇子加封为卢亲王,三皇子为齐亲王,五皇子为楚郡王,六、七两位皇子还小,十五岁以后封爵。
次年三月初,是为钦正元年,后宫多了个四皇子,是寰帝继位以来的第一个孩子,其母晋为僖嫔,冲淡了守孝的愁云。
至此,寰帝已有三子两女,分别是嫡长子,如今的太子李时邗,年仅十岁,惠昭仪吕氏所出的二皇子李时邤,今年八岁,贾才人所出三皇子早夭。四皇子,就是才出生的这位。
还有生而丧母的大公主李时隈,贾才人所生的二公主,都养在林皇后身边,因年纪小,皆无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