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香马》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
元嘉公主府门前正热闹。
慎郡王妃带着淑仪郡主下了马车,已经有人等候。
来人迎上前来,行礼道:“奴婢见过慎郡王妃,见过淑仪郡主,请王妃安,郡主安,王爷已经进去了。”
慎郡王妃伸手欲扶,“嬷嬷快请起来。当初一别,多年不见,嬷嬷一向可好?原以为您离了太后身边,就安心养老了。倒是不曾想嬷嬷如今来了这里,想来是元嘉公主果真深受皇兄喜爱了,竟连嬷嬷都舍得...”
汪嬷嬷笑道:“多谢王妃关心,奴婢一向都好,全仰仗皇上念旧,这一把老骨头又闲不住,可不就得做些什么才好,闲下去人就废了。这不,听说皇上有需要,奴婢就自请来了这公主府,也是缘分。王妃一向可好?郡主也长这么高了?”
慎郡王妃微微点头,“是啊,托您的福,都好,都好,要不是当年嬷嬷照料,我家王爷如今怕也不能这般康健,还要多谢嬷嬷呢。”
汪嬷嬷连忙摆手,“王妃说得哪里话?奴婢侍奉太后娘娘多年,本也是太后娘娘慈爱,舍不得儿孙受苦,才派了奴婢为王爷调养身子,王妃该感谢太后娘娘才是。”
说到底也是因为当时皇子斗争激烈,就只剩下一个珖帝和康王,慎郡王刚刚被过继,若是再养不成,宗室怕是又要动荡,为了稳固人心,孙太后才不得不虚心示好,关注区区慎亲王世子,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太后之位稳固。
汪嬷嬷心里门清,却从不多话。
“唉,就知道嬷嬷一片忠心,怪不得多年过去,皇兄还想着嬷嬷。太后大恩,我与王爷都记在心里呢。”
汪嬷嬷见状,也不多言,只请慎郡王妃与淑仪郡主里面请,“看时辰宜安长公主也该来了,奴婢等着迎接长公主驾临,不能往里送了,就让这丫鬟带王妃进去,请王妃恕罪。”
“无碍,你忙着,不是有人带路呢,有空再聊。”
“是,王妃慢走,恭送慎郡王妃,恭送淑仪郡主。”
汪嬷嬷目送两人走远,转身依然看向大门处,果然,哒哒的马蹄声伴随着轱辘轱辘的车轮声响起,黑红两色相间的豪华马车来到门前。
马车停下,车门打开,门里走出两个妙龄宫女,然后才是端庄持正的威严妇人,宜安长公主。
先皇儿女众多,不过夺嫡激烈,活下来的就不多。
到今日,唯两儿两女在世罢了。
两女是宜安、宛宁两位长公主,两儿就是如今的皇上珖帝和康亲王。
宜安长公主乃是先皇嫡长女,龙血凤髓,贤身贵体,身份自是尊贵。
因其母后早丧,长公主因得其皇祖母庇佑,养在身边,成了矩步方行,动循矩法的性格,向来不苟言笑,加上大越朝历代皇室公主都不多,颇得珖帝敬重。
本朝宗族虽然不曾凌驾律法之上,不少世家大族的族规也是极致讲究的。就比如本朝皇族李氏,有族长两人,多是夫妻担任,分工掌管宗族内男女之事。也有少数姐弟,叔侄,比如青州林氏,庐州冯氏。
两位族长分别称为宗正,宗令。宗正即为族长,负责族外业务,如培养子弟读书,家族对外交际,如何在官场立足,主持祭祖、祠庙管理,手握族谱等事务,多由年长者以及于宗族有功者轮流担当。宗令负责女眷的教养,掌管族中产业,娶媳嫁女办宴请酒等等。
皇族亦是如此,如今宗正为皇帝叔王郑亲王,辈分大,明公正气,直道而行。而大越李氏皇族,前几任宗令皆为皇后担任,因孙太后、柳皇后皆已辞世多年,珖帝无意立新后,宗亲内眷的来往交际,大到年节外命妇朝见,小到妯娌纠纷自家府里处置不了的,都靠着宜安长公主做主。她身为宗令多年,不恶而严,正气凛然,自有一番赫斯之威。
莫说寻常郡主公主到了跟前要战战兢兢,就是平日不怎么上进的郡王皇子,到了宜安长公主跟前,都要小心翼翼,把话在脑子里转三圈再出口。
因此,宜安长公主驾临,元嘉公主招待其他宗亲,就特意派了汪嬷嬷恭迎。
“长公主,请上轿...”
元嘉公主府,原本是将军府邸,后来那位将军战死沙场,又无后人,先皇将府邸收了回去,荒废十多年。如今珖帝赐下,改成公主府,两边交错种了银杏和梧桐,倒也大气。
因为是公主居所,改建之后并无明显的前后院之分。
进门就是宽阔坦荡的场地,是原先的主人练武之地,是一个平坦的小广场。
元嘉很喜欢,就保留了下来,围绕着种了两排玉兰和桂树,正赶上花期,一眼望去错落有致,香气弥漫。
左右两边,各有几处小院,全做客院之用。
走过小广场,就是正院福安院,正一片和乐。
大越的男女大防不严,又都是一家人,就不分男客女客,都安排在一边了。
好在福安院够大,正堂是平时玩得好的姐妹兄弟,三五成群,口若悬河、高谈阔论,也不十分吵闹。
左右偏殿是专门供孩童玩乐之地,淑仪郡主是这里最大的,虽然慎郡王妃想将其培养成闺秀淑女,离开母妃的眼睛,淑仪还是个孩子王。此时听到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的叫喊,就知道一个个小娃娃玩得有多高兴。
“宜安长公主到!”
随着太监的高喊声,人群跟随着公主府主人,往外迎接。
“侄女元嘉见过宜安姑母,请姑母安。”
“侄女/侄儿/侄媳妇见过宜安姑母,请姑母安。”
“都起来吧,”宜安长公主轻轻摆手,看向站在最前边的身影。
大概是首次正式办宴,元嘉公主一身衣衫,颇为贵重。
绣青鸾祥云的玄青色对襟公主御袍,里头是大红锦缎马面裙,裙上金线绣花若隐若现。
发髻高盘,上头簪赤金九凤镶红宝石朝冠,对称的白玉流苏钗轻晃,数朵绒花点缀其中。
再往下是赤金嵌红宝耳,玉容云鬓。
看那倾国倾城的一张脸,明眸皓齿,冰肌玉骨,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年纪不大,倒也压得住这身衣裳。
宜安长公主思绪飞转,转瞬即逝。
此时,元嘉上前半步,“请恕元嘉不曾出门迎接,侄女感谢姑母赏脸莅临,这可真是蓬荜生辉。天寒地冻的,请姑母屋里坐,屋里说话。”
宜安温和笑道:“劳烦了,听说皇上终于寻得爱女,本宫好奇,故而打扰,望你勿怪。”
元嘉赶忙道:“自然不会,姑母一向公正宽和,去了谁家不是倒屣相迎、蓬荜生辉?早就听父皇说宜安姑母最是疼爱小辈,侄女本就想好了择吉日上门拜访,只是时间不充裕,慢待了姑母。谁承想壮着胆子派人送了请柬,姑母居然赏脸会来,我这可真是喜出望外,思忖良久,惟恐怠慢姑母呢。”
宜安长公主微微点头:“叫你费心了。”
落座后,诸位按辈分分别入席。
单人单案,身为主人,元嘉居于左首,与宜安长公主并席。
“今日乔迁之喜,多谢诸位拨冗驾临,元嘉感激不尽。只请三位长辈,诸位兄嫂,弟妹们尽兴,莫要拘束,若有不周到之处,请看在元嘉初次宴客,宽宥一二。”元嘉声音清脆。
众人笑着夸赞,本朝风俗,未嫁的姑娘在家都是姑奶奶,比诸位嫂子弟妹要尊贵,且身份神秘,也无人找茬。寒暄几句后,汪嬷嬷带着元嘉认人,一一见过。
第一位就是宜安长公主,在场辈分最高之人。
然后是慎郡王夫妇,元嘉行礼称王叔、王婶,慎郡王夫妇也送上见面礼。
先皇幼女宛宁长公主则随驸马治国公白关岐镇守边关,不在京城。
剩下的就都是同辈了,月初刚刚册封的诸位皇兄。
二皇兄卢郡王李承达,有事未能拜访,只有王妃邓氏独自上门。
三皇兄齐郡王李承近,王妃尚氏。
四皇兄裕王李承逸,王妃林氏。
长姐柔嘉公主,二姐禾嘉公主,都是孤身前来,驸马镇守边关。
而后回到坐席,因为几个弟弟妹妹还小,没人带着,出宫不便,也就不在现场。
剩下的,就是堂弟堂妹以及晚辈,等着席后一一过来拜见就好,元嘉只准备好精致合适的见面礼即可。
闲聊过后,就到了午膳时间,侍女们在席间往来穿梭,八珍玉食,色味俱佳。
饭后,除了宜安长公主年纪大了,去了客院休息,其他人聚在一起闲谈。元嘉让人把可可叫来,给各位长辈见礼。
“我初次筹备宴会,也不知道办的好不好,若是有不周之处,希望各位多多担待。先前忙来忙去的,顾得了这儿顾不上那儿的,生怕出错,都忘记了叫孩子来讨见面礼了,还请王叔王婶莫怪,也请可可的舅母姨母们也莫怪。这是小女可可,刚满三岁,可可,姑外祖母休息去了,稍后带你去拜见,先来见过叔外祖父,叔外祖母。”
头顶着的双丫髻坠了金色铃铛,女童乖巧地向慎郡王夫妇行跪拜之礼。
虽然私下也有人好奇,肆意揣测可可的身世,元嘉也没有解释过,只是自然而然的介绍。
以为是她亲生的也无妨,反正不会影响她,也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人。
慎郡王妃赶紧叫人扶起来,“这么小的孩子,哪里就用得着真拜了,快起来,叔外祖母看看,叫可可是吧,长得可真好看...”
“可不是,侄媳妇以前可没见过这么好看的小姑娘,到底是元嘉妹妹的女儿,这叫什么来着,龙生龙,凤生凤,咱们元嘉妹妹好看,外甥女也随娘了,你们说是不是?”齐郡王妃尚氏爽朗笑道,尚氏的哥哥是武将,一向活泼,很会活跃气氛。
“可不是,三嫂说得是,”众人纷纷表示赞同。
卢郡王妃邓氏轻声细语,“可不是,尤其这双眼睛,真真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我原以为只是形容,这下可算是长见识了,双瞳剪水,竟然让人这么惊艳。”
【这双眼睛有些眼熟啊...】有人却在沉思。
“可别夸了,那么小的人儿,夸多了再飘起来,到时候找不到女儿,我可是要追到你们家里去,要嫂子们赔我个好女儿呢。”元嘉假恼道。
“哈哈哈哈...”
裕王妃林氏刚刚递出见面礼,可可就声音软糯地道,“多谢舅母。”
这孩子也是可怜,不被父族喜欢,母亲又早逝,母族也忽视,原身才收养了她,刚来的那几天,木讷的很,还以为这孩子不能言语。
还是珖帝给的嬷嬷照顾得好,如今能说能笑,元嘉这怕麻烦的人也愿意逗她玩,倒是越逗越活泼了。
不然就她那讨厌极了熊孩子的性格,必定会离得远远的。
众人对可可好一阵夸赞,玩乐过后,才纷纷告辞。
姜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