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美食博主在古代》最新章节。
牧之秋把糖放到桌子上后,隋景马上凑过来一下端走,不想让别人吃:“这是我要的。”
方贺宁不惯着他:“你要这么说,刚才的鸡蛋汉堡和里脊扒饼都是严常柏他们要的,你不是也吃了。”
牧之秋叹气,怎么精神头这么足,吵架能吵一天。
看着隋景被气红的脸蛋,牧之秋觉得还是哄哄他吧,不然隋景要碎掉了。
“花生上火,你嗓子这样不易吃太多。”牧之秋说道。
被歧视的公鸭嗓小世子将炮火对准牧之秋:“我就吃!我嗓子没事!”
本就抵哑的嗓子因为大吼直接破音,逗得在场的各位都在憋笑,牧之秋也忍不住笑了两声,这下隋景是真的碎掉了。
他气哼哼的把盘子扔到桌子上从屋子里跑了出去,牧之秋也是没想到他能碎成这样,让方贺宁他们慢慢吃,自己转身追小世子去了。
生气的隋景到底还是想吃糖,不好意思在堂屋坐着就直奔厨房。
还在继续包饺子的张愁被突然冲进来的人吓了一跳,看清是隋景后他小心问道:“世子你怎么了?”
隋景听见声音抬头,这才注意到在厨房角落那个瘦小的身影。
“没事不能来啊!”
他还没有消气,说话依旧是用嚷的,让本就胆小的张愁又往角落里缩了缩。
这时跟在后面的牧之秋也踏入厨房,听见隋景说话的语气忍不住伸出食指戳了戳暴脾气的小世子:“乱发脾气的人可不是什么好人哦。”
隋景自知理亏,低下头“哦”了一声,凑到张愁跟前,小声说道:“对不起。”
看在隋景知错能改的份上,牧之秋“大发慈悲”道:“一会儿再给你做点花生糖,你带回去慢慢吃,怎么样?刚才不是为了笑话你的嗓子的,你在变声期一定要注意保护嗓子,不然真的对嗓子不好,我可不是骗你的啊。”
青春期的小孩子一点就着,一哄就好。隋景又乖乖地走到牧之秋身边:“要怎么保护啊。”
他因为这难听的嗓音到处被人嘲笑,在家里被父母和隋雁笑话,在书院里碍于他的身份同窗们不会当他面笑话,但也会背地里议论。
对此他也很委屈,又不是他想这样的。
牧之秋看张愁的饺子包得差不多,让他先去煮一波,自己则是继续做起花生糖来。
顺便安慰着隋景:“可以找大夫开店对嗓子好的药泡水喝,多吃菜,少吃刺激性食物,不要太大声的说话。”
隋景点点头,表示记住了,之后继续站在一旁看牧之秋做花生糖,忽然想起什么了似的凑到跟前小声道:“你知道云锦阁吗?”
上次他尝到牧之秋拖顺子送的薯角后就觉得和云锦阁的薯条十分相似,又想起云锦阁的小二老念叨着他们家的新菜都是老板从大老远学的方子,一下子就把云锦阁和牧之秋联系到一起来了。
牧之秋不知道他为何突然提起云锦阁来,一脸茫然:“知道啊。”
就见隋景听到答案后脸上扬起骄傲的微笑,眉毛也跟着向上一挑,自信道:“云锦阁的方子是不是从你这里买的?”
原来是这事啊。牧之秋笑了起来,看着面前臭屁的小少年像个开屏的孔雀一样,不知道这件事情为何让他如此骄傲。
“你怎么知道的?”牧之秋问他。
隋景继续保持着骄傲的样子:“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就说我聪不聪明吧。”
薯条和薯角味道那么相似,他尝完就知道了,只有方贺宁那群傻子吃不出来。
牧之秋配合着公鸭嗓小孔雀夸了夸他,可给他美得不行,甚至主动帮牧之秋把新做好的花生糖切割开来。
花生糖打包好,张愁也把饺子煮完了,三个人一同回堂屋和他们一起吃起饺子来。
盘子内的饺子一个个肥嘟嘟的十分可爱,方贺宁迫不及待夹了一个直接撒进嘴里。刚出锅的饺子可以说得上是滚烫,方贺宁被烫的整个人龇牙咧嘴,眼泛泪光却还是舍不得吐出来。
牧之秋忙提醒道:“快吐出来,这要是烫坏了你可得好一阵子吃不了东西了。”
滚烫的水和食物对口腔和食道都及其不友好,牧之秋之前就在新闻上看到过有人和烫水差点要了命。
还好方贺宁听劝,也是害怕饺子真把嗓子烫坏以后吃不了好东西。
他喝了一口水,空腔内部的刺痛感逐渐消失,便又夹起一个饺子。这一次他小心的咬上一小口,饺子内馅飘起热气还喷出少许汤汁。
玉米猪肉馅的饺子吃起来鲜美中带着丝丝清甜,猪肉鲜香肉质不散,玉米脆甜可口,搭配着劲道的饺子皮,再沾上一点香醋和辣椒油真是太满足了。
方贺宁没想到一个饺子也能如此美味,只是饺子再好吃也是就是个饺子,还是比不上肉量足实的里脊扒饼。
他目光转移到桌上最后三个里脊扒饼,又开始馋了,最后忍不住开口道:“小牧姐姐,你们还吃里脊扒饼吗?”
认真享受美食的牧之秋突然被点名,她抬头看向方贺宁又看看桌上的里脊扒饼。
原来这些剩下的不是他们吃不下,是特意给她留的啊。
想到小吃货艰难的战胜馋虫给她剩下食物,牧之秋居然觉得有些感动,她大手一挥大方道:“不吃了,你带走吧。”
方贺宁高兴地道谢,隋景却不乐意了,“你是猪吗,吃不了还兜着走。”
有了美食谁管别人怎么冷嘲热讽,方贺宁那他当空气,继续吃起饺子来。
没有等到方贺宁的回答,隋景不高兴的撇嘴,又拽了拽牧之秋的衣袖:“我也想带走里脊扒饼。”
自己做的食物能被大家认可,牧之秋当然很乐意再给他们做上一些让他们带回去,顺便还能让隋景给隋雁也带上一点,也尝尝她们摊子上的新品。
几个小少年大吃一顿后天色已经不早,牧之秋又去厨房给他们做要打包带走的食物,剩下他们在堂屋里歪七扭八的坐着聊天。
“我家厨子要是有小牧姐姐这手艺就好了,这样我一定让家里天天给我送饭。”方贺宁歪靠在椅背上面感叹着。
他属于吃不胖的体质,整个人看起来瘦却饭量惊人,一顿饭下来就数他吃得最多,现在坐已经坐不直了。
其他几人也纷纷附和,李梓歌忽然开口道:“我们这顿饭该给小牧姐姐多少银子呀?”
他的话可是提醒在坐的各位小公子了。他们今天本来就是只想在摊位上买些吃食的,没想到牧以夏太热情,直接让牧之秋带他们来到牧家开小灶了。
一桌子饭食也不知道到底要花多少钱。
方贺宁皱起眉道:“我感觉小牧姐姐可能都不会收我们钱。”
牧之秋还真是这么想的。
她做好里脊扒饼、鸡蛋汉堡和花生糖,将它们包好分成几份依次递给各位小公子。
听见方贺宁要给钱后就拒绝道:“不用了,这一顿饭看着两大也没多少钱,你们有心的话就多向书院里的其他同窗推荐一下我们摊子就行了。”
“对了,我们在杏果路租了铺子,过了年就开张,记得来捧场啊。”
方贺宁几人前脚走,后脚牧以夏她们也收摊到家了。
张愁跑去厨房煮剩下的饺子,牧之秋去堂屋收拾那些用过的碗筷。
看着吃得干干净净的碗盘,牧之秋是相当满足。她把碗筷摞起来,正要往厨房走的的时候突然注意到桌脚处放着一个小荷包。
碗筷被重新放回桌子,牧之秋弯腰捡起荷包:“哪个马大哈把钱袋子落下了。”
也不知道现在还追不追得上他们的马车。
牧之秋将钱袋子拿在手里捏了捏,就听“擦擦”的纸张摩擦的声音,她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没人会用这么小的荷包塞银票啊。
出于好奇心,她打开钱袋子,心中默念罪过啊罪过,刚一打开就看见里面塞了一个小纸条。
上面竟写着“饭钱”二字。
牧之秋恍然大悟,怪不得刚刚连隋景都没执着于给她塞饭钱,原来是已经“悄悄”给了。
待牧以夏她们吃完晚饭,牧之秋将人聚到一起商量着过年期间要做的事情。
听牧以夏说,每到过年的时候宽窄南街上的摊贩不减反增,不少人会趁着过年期间百姓舍得花钱,在这时候卖一些吃食或者价格更高的小玩意儿,从而赚上一笔。
既然如此,牧家摊位也不能放过这个人流量最多的时候,正好趁着这个时段宣传未来的铺面。
说起铺面,昨天一早木匠刚把定制好的桌椅些架子送去,还没来得及好好收拾呢。
牧以夏缓缓开口:“那明日你带着月霞先去铺面,出摊的事情让我们四个来。”
牧之秋没有拒绝,第二天一早做完吃食,她就带着月霞去了杏果路的铺子。
杏果路的铺子是两间小铺面打通合并的铺子,两个后院中间的墙也被打通,却有两个正门,两个通往后院的门。
牧之秋之前找人将左边的正门封死,只留右边的门口当食肆的正门。
左侧靠近后院的墙上摆放一个长桌当做点餐口,三分之二的地方负责卖自选菜盖饭,剩下的地方是点餐、面条区。
为了方便点餐区域的消息传达,特意把左边的厨房打了个小窗,这样客人们点好菜后方便前台把纸条送进来。
左侧贴墙、靠窗户各摆放两张长桌,其余部分摆放标准的方形桌子分散排开。
门口也支起一个小摊子负责卖便携的早餐和小吃。
她和月霞二人将桌子布置好后又跑去后院和厨房思考着还需要填些什么。
一个厨房两个灶台,牧之秋她们买的这个铺面有两个厨房,一共就是四个现成的灶台,对于她们目前来说应该是够用的,只要备好各类锅具就行了。
光有灶台还不行,牧之秋惦记面包烤鸡小饼干这些惦记好长时间了,正好后院足够大,她又和月霞去寻瓦匠,准备在后院弄两个烤炉。
一个烤肉,另一个可以烤些点心,可以说是相当完美。
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