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天亮之后,长青就留下了一个人在客栈负责接收货物,剩下的人全都进山。他自己也跟着一队人上了路。
往山里运送物资的时候就看出各个乡老里正们是不是真的在做事了。即使有魏大河带着人督促巡视,也还是有些村子雪后道路不通,或者狭窄泥泞难以通行,而有的村子就好很多,至少一辆牛车能轻松的拉进村口。
诚然现在救灾要紧,长青也还是申斥了几个不作为的里正,至少能保证他们在接下来的救灾工作中勤谨一些。
这中间也碰到过熟人,比如那位白里正,又比如山下村的岳里正。白里正因为包庇纵容混混欺压乡里,当初是在县衙里吃过板子,又蹲了两天牢房的,因此见了长青惧怕得很,完全的服从,长青说什么他就做什么,当然,长青没说的他就不做。相比而言,岳里正就自在多了,他们村子也有塌了房子的人家,但是还没等县衙里来人,他就把人先转移到作坊里去了。反正现在作坊没开工,之前做好的香肠和火腿都在许杏留下的两件房里挂着,作坊就算没有门,也是个新盖的结实地方,再生个火盆,总好过住在没有屋顶的房子里。
长青见了,心中多了一个想法,等这事儿过去,他要下令,让每个村寨都修一处这样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县衙给出银子,应该能盖好,毕竟抄家留下的银子还有不少可用的。
杨县丞的工作能力不错,也是个干事儿的人,接连几日,救灾物资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就连大年初一也没停下,给长青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不少山民从没见过这样的事儿,纷纷议论:“衙门里的大老爷也管咱们死活?”
“是这个年轻的官好呗,原来不就没人管?”
“要是以后永远都是这个县太爷就好咯!”
“你莫不是盼着往后还有这样的天灾?”
……
长青是真的身先士卒,足迹踏遍了山中的十二个镇子,虽然没有走遍每一个村寨,可是每到一处,就叫衙役们挨村去看了,并没有漏下任何一个。
一晃眼就是十来天过去,雨雪终于停了,太阳露了脸,运送物资的船家也暂时休息了。
长青叫人留下善后,这才返回县衙。回程中看到城外的村落里也有破败的房舍,只是并没有流民在外,他才略放了些心,及至进了县城,见到街市上虽然脏乱些,人也不太多,但整体也还算秩序井然,他心下对杨县丞也是满意的。
杨县丞的脸色不好,眼眶乌青,看得出很久没有好好休息了。长青便让他自去休息一日,他也没推辞,拱了拱手就回去了。
赈灾这些天,花了不少银子,长青叫同文去后宅报个平安,自去书房查账算账。
“安龙县报了一个死伤?”南龙府城,知府衙门里,知府段芝庭放下茶盏,问他面前站着的通判,满脸的不相信,“是不是刚开衙,他那里的文书还没送来?”
通判把手中的公文双手递过去:“大人请过目。这是新任的范县令送来的灾情文书,昨日就到了,应当是一开衙他就送出来的。确实只有一个死亡,说是一个老人因为地面湿滑从山路上摔了下来,不治而亡,其他并无伤亡。”
段芝庭接过来又看了一遍,拧着的眉头才松开,声音里也有了几分笑意:“这个年轻后生倒是有两下子啊,往年比这轻的时候也要报十来个冻死饿死砸死的,他就报了一个,还没说要银子的事儿。”
“他说抄没恶霸家产用之于民,就不跟朝廷伸手了。”通判说着,也笑了,“他说话甚是有趣。”
“年轻嘛,总有些玩心,想着行侠仗义劫富济贫呢。”段知府不在意,“罢了罢了,不计较他这点儿,毕竟比我儿子还小呢,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他不跟我要银子,我也松口气,咱们府里也穷不是?你好好回一份公文给他,嘉奖他一番,说我很满意,支持他造福百姓。”
“是。”通判躬身应了。
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冰雪消融,这场冻灾倒是结束了。长青跟杨县丞一起核对了账目,把此事收尾,便开始筹划修桥的事。
“大人,学生觉得,还需要派人巡查一番,毕竟冰雪一融化,若有山石被冲垮,山路之中怕有险情。”杨县丞提醒道。
长青立刻点头赞许:“你说得是,多赖你想得周全,本官这就派人前往。”
这次的巡查结果倒是好的,因为之前救灾及时,没有人冻饿而死,就是房屋倒塌的人家也有落脚之处,所以百姓们都没着急出门,有几处山中确实发生了泥石流,却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就已经是极好的了。”许杏难得和长青一起吃顿饭,“赶紧好起来吧,我天天这样闲坐,着急得很。”
长青暂时压力减小了,也有心情玩笑:“怎么,我的俸禄不够家用吗?”
许杏摆摆手:“要不是衙门里吃住不用花银子,你这点儿俸禄还真不够。”一家上下要做衣裳,下人发月钱,出门坐车坐船,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
“也不光如此吧,毕竟你是闲不住的。”长青很了解她,“再过一两日,山路应该就好走些了,你带几个人进山也无妨。”
许杏叹口气:“这一个月,原本是一年当中最空闲的时候,没想到却忙成了这样。”
“是啊,还是对本地情况不够了解。”长青也很无奈,“说实话,我那些天确实累坏了,而且心里还怕,真的,就怕有老百姓死在我眼前。”
许杏握住他的手,轻声说:“你做得不能更好了。我都听说了,往年一到这种雨雪天,必然有房倒屋塌压死人的,还有冻死饿死的,今年真的已经极其难得了。”
“只能尽最大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吧。”长青道,“此事一过,我打算抓紧时间让人开工,修桥之事不能再拖延了。好在现在没有人掣肘,我要做什么事也利落。”
又过了一天,依然是晴空万里,许杏就收拾了东西,带着几个丫鬟进山。
到江边的时候,他们就发现这里比平常热闹不少,有许多人在搬石头,也有县衙的衙役在建工。
“少奶奶,听大人跟您说修桥修桥的,这就真的开工了?”同贵看了两眼,有些不敢相信,“奴婢看着那干活的人里怎么还有几个混混?这些人能行?”
许杏一笑:“那不是有拿着鞭子的嘛,不行也得行!让他们蹲在大牢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吃牢饭,不是更便宜他们?”这也是劳动改造的一种嘛。
“这就是少奶奶说的‘废物利用’吧?”同喜笑笑,扶着许杏上船,“奴婢仔细瞧了,架桥的地方应该是在此地略偏下游一点儿,估计水面能略窄些,水流又不那么急。”
“这个大姐儿说得对,领着修桥的都是老手,最会挑地方咯。”今天小武的娘也跟他们同路,要回娘家去看看,“要是早能修个桥啊,咱们少受多少罪嘞。”
说到这里,她面对着许杏,表达出真切的感激:“大人真是个好官,替山里的老百姓做好事!”
许杏没有厚着脸皮等夸奖,但是也是与有荣焉:“大人常说要尽力而为呢。”
小武娘一摆手:“民妇也不识字,不会说好听的,可好歹还是分得清的。大人来了这才几个月,那些欺负人的坏东西都没了,下了雪官府还给穷人家发棉被,如今又要给修上桥,咱们老百姓感激得很哩!您不知道,原来的县太爷啊,别说咱们老百姓,就是我家小武,都没见过几回,人家都是藏在衙门里不管老百姓死活的!”
一边说着,眼看着对面要到了,她又殷切的道:“夫人,民妇知道您要去山下村,等您的事办完了,务必上民妇娘家来吃顿饭吧,民妇家里也得了官府的赈济,正不知道如何感激您呢!山上虽说路不大好走,不过去看看那几棵茶树,也有个野趣儿,现在怕是快要生芽了。”
许杏本想拒绝,可是听到后面她说茶树,不由得心中一动,答应道:“那就叨扰了,我们下晌过去吧。哦,千万不要多准备什么,就家常饭便好。”她说着,给同贵打了个眼色,同贵便点点头,等下去找屠户买些肉食。
到了山下村,岳娘子早早的迎了出来,先让许杏去看了看作坊:“夫人,虽说前些日子村里有人在这里头躲雪,可是民妇看过了,没有弄坏作坊里的东西。您做的大猪腿和年前做好的香肠也都好好的呢。”
“您办事我很放心的,辛苦了。”许杏看过,也满意,“往后若是再有什么紧急之事,尽管让大伙到这里来,只要别损坏作坊就好。如果大家家里都没事了,咱们作坊就尽快开工吧。”
“那可好,旁人不说,那郑屠户都问了好几回了。天一放晴,他就坐不住了,要出去收猪哩。”岳娘子很高兴。
小说推荐:《赤心巡天》【千趣阁】《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笔趣读】【笔趣库】《寒门贵女》【全本书屋】《全民星海时代》
《青杏》转载请注明来源: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