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中了举,对于只有前朝出过几个秀才的范家村而言,确实是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道贺的人络绎不绝,而且很显然,等长青几天后回来,上门贺喜的人会越来越多。
官差说了,因为布政使大人要宴请今年新晋的举人,长青要在省城多住几日再回来,因此得了消息的亲戚们也纷纷表示,过些天范家请客的时候还要再来,沾沾这位十二岁的举人老爷的灵气。
许杏觉得金氏就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之前对长青一直都只有口头上的支持,银钱方面丝毫不肯投资。现在长青乡试的成绩回来了,老太太也不一样了,打赏报信的官差也好,出银子招待上门贺喜的亲朋好友也好,张罗流水席给长青庆贺也好,都出手大方,丝毫不见对着自己时候的算计抠搜。
还是范氏的一句酸话给许杏解了惑:“娘哎,您老这是连棺材本都不要了?瞧瞧这银子花的,长青还没家来呢。我二弟这回得回来吧?您老把面子要得大大的,等着我二弟掏银子是不是?不过当了举人老爷的爹,他出点儿血也不亏。”
想明白了这些道道,许杏也没什么感想,反倒是猛然发觉,自己得开始为以后的日子做打算了。本朝女子十五成年,她今年才十一,之前她没有过多的考虑将来,主要是时间还远着,计划不如变化快,而且她对这个朝代太不了解了,贸然拍脑子做出什么决定也未必就对。可是长青一中举,她就必须要开始筹谋了。
听长青说过,乡试是三年一次,所以去年他考上了秀才也只能在县学里读书,要一直等到今年才能考。同样的,会试都是在乡试的次年二月举行,也是三年一次,看长青一贯的言行和他这次的优异成绩,过了年他怕是要上京赶考的。若考不上进士,他肯定会回来苦读三年,那么他们的生活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若考上,到明年秋天他就要做官了。不管做什么官,肯定是不会在家里,那么许杏的处境就微妙了。
盘点了一下手里的银子,许杏心下微安,小袋子里的银票、银锭和铜钱,加在一起也有二百八十多两了,足够她买上二十几亩上等田地,当个小地主。
这些银子绝大部分是作坊的产出,只有二十两是长青地里的地租。托了长青中举的福,家里的佃户们无一拖欠地租,收起了红薯卖给许杏,转手就把银子送回来了。因为长青有言在先,这一季的租金许杏收,所以这二十两银子她收得毫无压力。
许杏初步打算是去县城周边买些地,她自己也先去县城买个宅子安家,想来有长青这个举人的名头庇护,又有跟董家的合作关系,她在这一片儿应该是安全无虞的,而且离范家村有些距离,应当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滋扰。
于是再一次送货的时候,许杏就跟董家的伙计和二掌柜打听可靠的牙人。
二掌柜一听就说:“是范举人要买地吧?你要是信得过,我小舅子就是干这个的,我叫个人去喊他,一会儿就来。”
虽然许杏一般都是跟董掌柜直接打交道,但是时间长了,铺子里的人她也都有几分了解。这位二掌柜是个实在人,许杏也信得过。
最重要的是,“给举人老爷家买地啊,那谁敢糊弄?”二掌柜的小舅子罗经纪一听就打包票,“保管寻的都是最好的。”
许杏就是要拉长青的大旗做虎皮,故此并不说是自己要买,只问罗经纪有什么地方有地可买。
“要说现在就在卖的,还真有,就是不大,也不太好。”罗经纪显然对这些十分熟悉,“在县城南边儿,还真就是往你们太兴镇去的路上,总共就二十亩地,还是中等田,出息一般。”
“好处是离县城不算远,离你们那太兴镇也不远,坐牛车也就是半个时辰不到就能走到。原是一个外地来的客商置办的,他在这县城里安了个外宅,现在这边的买卖不做了,要带着那个妾回老家去,这地就要出,因着必须要一遭全卖了,说实话大户人家有点儿看不上,小门小户的又一把拿不出那么些银子,一时还没人接手。”罗经纪的业务很熟练,对这些了如指掌。
他给出一个结论:“范举人要买地的话,是稍微差了些,这价钱倒是便宜。”
中等田许杏倒是不怕,可以种红薯,她不在意这个,便道:“您能不能领着我去看看?要是行的话我就把这个地买了。”
有生意上门,罗经纪很高兴,看着许杏这边货物交割完毕,便跟姐夫打了个招呼,领着许杏去看地。贺大郎一直在一边儿等着呢,于是赶上牛车拉着他们前往。
路上,罗经纪又问:“如今范老爷高中了,你们府上是不是也得在城里置个宅子?”
许杏摇头道:“不一定呢,范大哥虽说中了举,可毕竟年少,上头还有祖母和爹娘呢,买宅子搬家是大事,得听他们的。”其实目前想在县城买房子的只是许杏自己而已。
罗经纪马上奉承了一句“范举人孝顺”,却并不放弃这个大客户:“那下人呢?将来范举人要进京赶考做官什么的,身边总得有个小厮长随吧?府上还有太太老太太,也得要人伺候哩,就是少奶奶您,也得要个丫鬟啊,我瞧着您身边也没个人呢。”
“这却是正事。”许杏知道他说的是必须的,就算心里觉得买卖人口很是别扭,也只好认真打听,“您也做这个?不瞒您说,我家也是乡下人家,从来没用过什么下人的,很怕家里进了品行不正的人。”
“我老罗不是吹牛皮啊,你要说相貌见识啥的咱不敢说,不过肯定老实能干活!”罗经纪叹口气,“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天灾人祸家里养活不起,这才卖了找口饭吃。好好的孩子,当下人还能凭力气吃饭,要是去了那脏地方,还不如饿死呢!”
许杏怕不稳妥,又问:“都是家里卖的?身契什么的都齐全吧?”
“那些您只管放心,都是正当的手续。拐子那种缺德事咱可不干!”罗经纪拍着胸脯保证。
“那我回去问问,商量好了来劳烦您。”许杏道。
她要想自立门户,身边得有仆从,照顾她生活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安全。
一边说着话,不知不觉他们就到了。许杏坐在牛车上远远的看着,并不觉得那一大片地不好,只是看上去不平坦。她这么想着,就问了一句。
罗经纪道:“可不就是因为这个,这地是坡地,不好整,浇地也不大好浇,这才一直都算成中等田的。”
如今刚收完红薯,还没开始种麦子,地里空旷得很。许杏看了一会儿,只觉得这个位置还不错,她过来看看的话应该方便。
倒是一边儿跟着的贺大郎瞧了一会儿,有些羡慕的说:“这也不差了,就这个地,一亩怎么也打三百五十斤麦子,种红薯也得有三千斤往上的出息。”
许杏便直接拍板:“那就麻烦罗大叔了,我今天身上没有那么多银子,先下个定钱,明日我再取银子来,烦劳您跟卖家通个消息。”
似乎没想到这生意这么容易就做成了,罗经纪笑得见牙不见眼的,收了许杏给的小银锭子:“尽管放心,但凡有一点儿差池,您找我姐夫去!”
这事儿瞒不了人,许杏也没打算瞒着范家人,直接说了她出银子,地在长青名下,范家倒也没谁对她不满,不过各人都有些想法。
范氏听说了,到底没忍住,还是说了一句:“我大侄儿啊,也中了举,也置了那么些地,也想不起你表哥表弟啥也没有了。”
对此许杏表示,与她无关。
赵氏乍听之下挺高兴,可是过了一阵子又不高兴了:“这么大的事咋不等长青回来再办呢?这主意也太大了。”
许杏没解释。她也不是讨好型人格,之前的忍耐和现在的客气都是寄人篱下不得已,可不代表别人能干涉自己的决定。
反倒是在后院干活的小赵氏劝了姐姐一句:“大姐,你就别嘟囔了,长青是有大出息的,儿媳妇主意大能掌家才好呢。”
“那也不能招呼都不打就买了啊。”赵氏撅着嘴道,“这么有钱,也没见她孝顺我几个。”
小赵氏眉头紧皱:“大姐你怎么还这么说呢?你要钱是为了谁?还不是给长青的?这地也是长青的,不都一样?你能给长青置办那么些地?”
“我不是,唉,我想买点阿胶补补身子也没钱,她一拿就上百两。”赵氏嘟囔。
“你还真成金贵人了,吃那东西作甚?这才几天没吃红薯?”小赵氏惊讶。
赵氏扭捏起来:“这不是想调养调养身子,再养一个嘛,长青出息,还能拉拨一下兄弟。”
许杏和小赵氏一起石化。
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第一时间更新《青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