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芭蕉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三零中文网sanlingz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章竟然是惠明的哥哥!
李令仪一面感谢自己从前学过游泳使自己能及时脱困,一面感慨刘章与惠明的亲缘关系。
难怪刘章在紧要关头不曾舍弃惠明,难怪惠明跟他说话如此不客气,难怪他能叫得出惠明的原名,
直到此时,她才后知后觉。
摇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通通甩掉,比起吃瓜,还是逃命要紧。
李令仪玩命似的往前游。
阳春二月,冬寒消退,天气一日暖似一日。
河水温度却没有什么变化,仍旧冻得李令仪打哆嗦。
青天白日,视野开阔,她又不干贸然上岸,只好苦苦挨着。
不知过了多久,当她感觉快撑不住的时候,河道戛然转弯。
河岸边缘人为的沙袋石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枯茎淤泥。水藻杂物逐渐繁盛,水内能见度降低。
李令仪忍不住好奇,趁着换气的时候悄悄浮上去观察。时移景异,眼前景物与方才大不相同。
如果运河是波澜壮阔,那眼前小河就是细水潺潺,平静无波。
没有停船,没有渡口,河岸线平滑流畅,自然过渡。
浅滩大片大片的芦苇长出新芽,河岸上芳草新绿,杨柳依依。
四周寂无人声,只闻柳树上鸟鸣啾啾。
李令仪分开乱蓬蓬的芦苇,脚踩软踏踏的淤泥,略显艰难的爬上岸。
顾不得身上淤泥,趴在草甸子上吐出一口水藻。而后仍感觉口中不净,呸呸接连几声吐口水。
忽然半空中烟火爆裂,因是白日,看的并不清楚。李令仪停下动作观望了一会儿,见没了后续她翻个身仰躺在地上喘息,心中暗暗猜测,这是不是信号弹。
凫水相当消耗体力,再加上她从昨晚到今日一直未曾进食,此刻只觉得又饿又累又冷,湿透的衣服黏在身上异常难受。
再加上她又深恐追兵追来,是不是信号弹她懒得追究,略微歇息了一下便爬了起来。
站在一块土堆上眺望,远处一座村落映入眼帘,高低错落的泥墙草房冒着袅袅白烟。其后青山隐隐,白云悠悠。
李令仪抬头看了一眼太阳的位置,正值日中,那白烟大概是炊烟。
她一面幻想着烤鸭酱肉,一面拖着湿淋淋的衣服往前走。
穿过一片低矮的灌木丛,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朝村庄走去。
村头一家农户,柴门半开。
门口有一株枣树,坑洼不平的躯干延伸出的枝丫长出尖尖嫩芽,在门头茅草上方迎着春风。
李令仪深吸一口气,走到树下轻轻敲门。
出来看门的是个满目慈祥的老婆婆,李令仪编了一个意外落水、与家人走散的身世,成功骗过了老婆婆。
在她家梳洗过后,老婆婆找了一套孙女的旧衣给她,还饱餐了一顿。
临走前李令仪本想留点值钱的东西给她,可此时她人追杀,她的随身之物很可能会给他们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只好作罢。
来日机缘巧合,或许还有再见之时。
按照当日计划,他们会在瓜洲渡停船,然后在扬州城整顿一番,改换陆路北上。
这条北上路线,连茶茶都不晓得,只有李令仪和高翊两人知道。
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
小船上刘章曾说,扬州有他们的人,因而她不能贸然前往扬州城。
为今之计,只有到瓜洲渡碰一碰运气。
她只希望跟高翊能有默契一些,别彼此错过了。
先前她跟刘氏兄妹也曾路过一个渡口,距离她逃跑的地点并不远。虽说瓜洲渡并不是这一带唯一的渡口,但做出这决定,她心里非常忐忑。
当从老婆婆那里得知瓜洲渡方向,李令仪才放心下来。
两个渡口一南一北,方向不同。
然而,一个问题解决,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
在这个没有手机导航的时代,出了门就找不着北的李令仪,根本没有办法靠自己走到瓜洲渡。
好在她脸皮足够厚,一路靠问走到了瓜洲渡。
到达渡口,正值黄昏。
她没有急着靠近,而是去了渡口附近的龙王庙。用好衣服,跟一个女乞丐换了一身乞服。
她忍着臭烘烘的衣服,抓乱自己的头发,又在脸上抹了把香灰,才敢靠近渡口。
瓜洲渡是京杭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口,为南北扼要之地。无数文人墨客途径此地留下名篇巨著,使此地之名气震铄古今。
夕阳下,橘黄潋滟的水面大批船只停泊。身着单薄的人力夫驮着货物,或是竹筐或是麻袋,一趟接着一趟的运送。
绫罗绸缎,粗布麻衣,穿各样衣服的人络绎不绝。
李令仪在码头溜达了一圈,目之所及没有看到熟悉的人,也没有看到熟悉的船。
从黄昏到黎明,李令仪蹲在避风的角落,一有新船驶来她就跑过去看。
一次又一次,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李令仪抬头看着星星,不禁埋怨高翊。
好歹也是一国公主,竟敢叫她露宿街头。
想着想着叹了口气,相比于埋怨,她其实更想知道他们的情况。
大家安不安全呢?
小满……
唉,小满啊……
直到第二天黄昏,她仍旧没有等到她想等的船。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个不该出现的人……
惠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