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三零中文网】地址:sanlingzw.com
错综复杂的成套结构体现了制作者对爆'炸物的得心应手,多余冗杂的干扰线路代表他对警视厅的拆弹思路了如指掌,改装磨打过的零件装置更是象征了制作者狡诈难缠。
——唯独电温感应机板。
“他怎么停住了?”说话警员有些焦急。
目暮十三按住他的肩膀:“相信爆处班的王牌吧。”
第三案结束后,c果不其然发布了第三篇报道。
他们这次统计了“因警方无能”而被破坏的公共财产,其中多案都有配图。失望口吻愈发浓厚,下方评论这次再也不见任何辩解声。或沉默或暴力,那一双双眼眸牢牢俯视着警视厅,像遮锁天空的灰色浓雾。
“被选中的废物”、“吃软饭”、“腐败”、“一事无成”、“不值得信任”与“还不如我家狗有用”。
据说网络对策罕见的人员全齐,公安那边会点电脑技术还有空的都上了。幸好公安协助人里有位大能做出一套自动化程序,否则网络对策绝对会出现猝死案例。
程序运行的第二日,搜查一课接到报案:
羽谷公园最中心的朱鹮石塑上,发现了定时炸'弹。
“炸'弹安在了朱鹮的腹部,就是水池正中央的石制平台上方。要求尽量拆除,再不济也要另找地方引爆。”
目暮十三的胡须紧紧贴住嘴唇。他背着手,目光凝重,声音沉稳:“你看到周围的群众了。东京近来损失惨重,但其中并不包含任何知名地标。”
“如果羽谷的中心路标因警方失败而被炸毁,c不会放过这个攻讦我们的机会。我相信网络对策,但警视厅上下一心,如果可以,我们不应为他们增加压力。”他侧眸,平视着松田。那对眼眸中透露出深邃而明亮的感情。
“交给你了,松田警官。”
真是漂亮的一席话。
水花将他的背部濡湿,裤脚湿答答地黏在肌肤上。他的西装外套在进入前就和墨镜一起交给了别人,临走前,松田开玩笑说“这是遗物”,目暮十三认真反驳他:“以自己的性命为先。”
那真是漂亮的一席话,想必爆处班任何人听完都会想尽办法完成任务。
这次的炸'弹种类就决定了转移引爆行不通,过于潮湿的环境更是难上加难。第一次接触松田的警员们觉得讶异,他看上去是很骄傲的人,此刻却狼狈而滑稽地蹲在石台上,只为寻求最佳的拆卸角度。
错综复杂的成套结构,多余冗杂的干扰线路,改装磨打过的零件装置……
唯独电温感应机板。
松田心想,唯独电温感应机板,从第二案开始就透露着古怪气息。
第二案里他选择按照正常步骤拆除,最后发觉因为没有先拆除机板而导致了电温过热。
第三案中他因察觉机板下方连接着触爆线路而将其押后,最后线路困成一触即发的死局,获得失败。
当时稻田认为还可以继续拆卸,松田没有过多解释。他太熟悉这个死局了。第二案拆到最后也是这样。
他耗费整整四十三分钟去绕开电温感应机板,最后一头栽回迷宫入口,确认设计者猫捉耗子般将人戏耍到底,却根本没想过让人拆除。
手腕迟迟卡在那里,像被莫名存在禁锢。松田脸颊上都是水珠,眼睫被粘湿成帘,石制的泥土味冲进鼻腔。
这只朱鹮比展馆里那只大许多。他这么想着,耳边忽然回荡起展馆前伊达航的话。
“我觉得制作炸'弹的人认识我。”
伊达航听完,把他更拽近一点。
“事实上,”班长压低嗓音,“我也有种奇怪的感觉。”
“我有一个很没根据的猜想。”伊达连牙签都不咬了:“第一案的池塘在羽谷公园西门附近,第二案的游乐设施在池塘东南侧,而展馆则是在游乐设施的正东侧。”
“展馆被炸的是东侧的朱鹮展区,展馆东面就是羽谷中心的朱鹮雕塑。你明白吗,松田?”
他的手指凭空划出一条线:
“这四个四点连起来了。连起来后,如果池塘是朱鹮的头,设施和展馆是身躯,最后的朱鹮雕塑就是尾翎。”
“……那段被涂红的尾翎。”
松田把他扯远了身后的谩骂:“你要上报吗?”
伊达航迟疑片刻,摇头。
“不。不,这个猜想太没根据,不会被采用的。但是我的确有种奇怪的感觉。如果之后的炸'弹真的在朱鹮石像上……”
“那个制作炸'弹的人,”他说,“或许认识我。”
真的被你说中了。
松田全神贯注对付身前不过两拳头大的炸'弹,心肺都被挤在眼眶里的黑色覆盖,好像连呼吸都是黑的。
t对于炸'弹根本不算精通。他擅长的是破坏而非博弈,为30分钟可拆卸的炸'弹制造出10分钟的拆卸时间才是t擅长的。
就算这些年t进修成大师,也绝对想不出打磨零件和多余冗线这些歪招。这些障碍都是针对警校生——甚至不是警校生而是他——的拆卸习惯设计的。
就像潜意识比他先反应过来,那种感觉轻飘飘地钻进他心脏罅隙。
所以如果按照他们两人愚蠢的、古怪的感觉,这个人认识他和班长,不止认识还非常熟悉,能够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从哪冒出的直觉布置一切。
这个人为t的爆'炸物锦上添花,笃定接手这几个炸'弹的必然是他;
这个人以不可见之手推动一切,藏在帷幕后与他们不知目的地对话。
朱鹮粗粝的腹部将他手腕磨红。松田颈椎酸痛难堪,工具将掌心攥出印痕。他接过外围递来的水与纸,草草擦拭几下就继续投入拆卸工作,全程连工具都没放下。
他没有穿防爆服,因为抵达现场时倒计时还剩不足四十分钟,预计会在中午十二点整引爆。加上地形和紧急程度,直接尝试拆除是最恰当的做法。
嘀嗒,嘀嗒。
长长的警戒线被拉起,警方在几个路口设置了障碍,逐步降低人流密度。目暮十三是搜查一课此次行动内最沉稳的一位,很大程度安抚了人心。绕是如此,临近十二点整的爆'炸时限,他仍忍不住频频查看腕表。
围观群众层层叠叠地把现场包起,消防车难以前进,最后还是强制清理才让出一条道路。伊达航跟着消防车过来,他离地面上的人群很远,却离嘈杂的流言无比亲近。
他第一次知道人类拥有如此繁多的词汇,那些话语足够压垮锻炼得当的成年男性,沙砾倾盆覆下,以难以阻挡的趋势填入海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